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胃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胃切除后的患者由于原消化道正常解剖生理结构的破坏,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为减少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创造了多种消化道重建术,每种术式各有利弊。我们对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科因胃癌全胃切除术行改良Schlatter和Roux-en-Y两种消化道重建术的44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sis pancreatitis,ANP)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由于缺乏特异治疗,ALI成为ANP主要的致死因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为重要的细胞因子,被认为是ANP并发多器官损害的启动因子,在ALI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我们前期实验已证实GCS基因参与了肝癌细胞HepG2多药耐药的发生,通过基因转染使细胞内GCS基因高表达的肝癌细胞株HepG2/GCS具有多药耐药性[1].本实验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对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GCS耐药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小RNA-203-3p(miR-203-3p)在肝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对肝细胞癌进展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检测miR-203-3p在不同肝细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利用敲低和过表达的方法分析miR-203-3p表达水平的变化对肝癌细胞生长、运动等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结果:肝细胞癌细胞中的miR-203-3p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肝细胞。功能上,miR-203-3p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加速细胞凋亡;机制上,miR-203-3p可与FGF2 mRNA碱基配对,吸附FGF2 mRNA导致FGF2蛋白生成减少。结论:miR-203-3p通过直接靶向作用,抑制FGF2表达,从而抑制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癌行肝移植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法 对9例患者施行肝移植,其中4例为经典式原位肝移植,5例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甲基泼尼松龙、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骁悉),同时采用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拉米夫定预防乙肝病毒复发.结果 9例肝癌肝移植手术均获成功,2例术前情况差的患者术后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急性排斥反应,余6例全部生存至今.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肝移植,手术在肝癌转移前进行疗效较好,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甲基泼尼松龙、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可以有效控制免疫排斥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癌行肝移植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法 对9例患者施行肝移植,其中4例为经典式原位肝移植,5例为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甲基泼尼松龙、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骁悉),同时采用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及拉米夫定预防乙肝病毒复发.结果 9例肝癌肝移植手术均获成功,2例术前情况差的患者术后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急性排斥反应,余6例全部生存至今.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肝移植,手术在肝癌转移前进行疗效较好,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甲基泼尼松龙、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可以有效控制免疫排斥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合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筛选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 因,以获得用于胃癌诊断、治疗靶标选择及预后判断相关分子标志物。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与胃癌(gastric cancer,GC)相 关芯片数据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 对DEG 做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筛选关键基因(key gene),进而构建共表达网络、生存曲线以及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 261个GC相关DEG,通过分析获得14个关键基因,分别为PLOD1、PLOD3、COL1A1、COL1A2、COL2A1、COL3A1、COL4A1、 COL4A2、COL8A1、COL12A1、COL15A1、ITGA2、LUM、SERPINH1。关键基因主要参与胶原纤维的组织、细胞外基质的组织、 细 胞外结构的组织、皮肤形态发生、胶原的合成及血管的发育等生物学过程。生存曲线分析表明,基因COL3A1(P=0.0241)表达的 改变显著降低了胃癌患者整体生存率;基因ITGA2(P=0.0679)的表达改变也显示与GC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降低有关。与正常胃 组织相比,层次聚类分析表明,GC组织中基因PLOD1、PLOD3、COL3A1、ITGA2、COL1A2、COL1A1、COL4A1、LUM、COL12A1、 SERPINH1、COL8A1表达上调。结论:经筛选获得的关键基因可作为潜在分子标志物用于GC的早期诊断、治疗靶点选择和预 后判断,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远端胰脾切除术(RDPS)是胰腺体尾部肿瘤的手术切除方式之一。本文概述RDPS的发展历程、手术适应证、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同时将RDPS与传统手术方式进行对比;明确RDP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学习曲线短、安全性高、淋巴结清扫彻底等优势,以期为临床医生针对胰腺体尾部肿瘤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8-03~2010-12间收治的56例SAP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33例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N组),23例患者采用长期静脉营养治疗(TPN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营养状况的改变以及炎症反应。结果 EN组中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平均为(5±2)d,治疗持续时间为(21±5)d,显著低于TPN组的治疗时间(29±4)d(P<0.05)。两种营养支持对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无统计学差异。EN组(81.8%)对血清转氨酶的改善明显优于TPN组(56.5%)。治疗14 d时EN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TPN组,而TNF-α则显著低于TPN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1 d时两组间血清白蛋白无统计学差异,而EN组TNF-α仍然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具有改善营养、减轻炎症反应以及不增加胰腺假性囊肿形成风险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正>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外科常见的严重感染性、消耗性疾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及病死率高。本文对我院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69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