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7篇
  免费   1231篇
  国内免费   968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143篇
基础医学   1576篇
口腔科学   165篇
临床医学   1585篇
内科学   1801篇
皮肤病学   145篇
神经病学   575篇
特种医学   4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241篇
综合类   2316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980篇
眼科学   376篇
药学   1430篇
  18篇
中国医学   653篇
肿瘤学   142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618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624篇
  2014年   688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554篇
  2007年   668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583篇
  2003年   645篇
  2002年   584篇
  2001年   457篇
  2000年   402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目的 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1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对患者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结果 (1)在性别、年龄、合并乙型肝炎、Child-Pugh分级、AFP值、临床分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肝癌患者在治疗各时间节点的VEGF和HIF-1α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 = 0.829,P < 0.001)。(3)VEGF浓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3月降至术前水平(P > 0.05),HIF-1α在TACE后3月仍高于术前(P < 0.05)。(4)扶正消瘤颗粒可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5)扶正消瘤颗粒可减少TACE序贯RFA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 < 0.05)。(6)血清中VEGF水平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 > 0.05,r = 0.251),HIF-1α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P < 0.05,r = 0.450)。结论 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改善TACE序贯RFA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7成员A3(AKR7A3)在肺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eal-time PCR等方法对肺腺癌组织及不同细胞中AKR7A3的表达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Oncomine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肺腺癌中,AKR7A3的表达普遍高于正常肺组织,分别为正常肺组织的1.811倍(P=0.022)、1.356倍(P<0.01)、1.413倍(P=0.002)。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AKR7A3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 7)。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肺腺癌组织中AKR7A3的表达较癌旁增高,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其与肿瘤分化程度(P<0.01)、淋巴结转移情况(P=0.029)以及TNM分期(P<0.01)相关,且会造成患者生存时间缩短(P=0.031)。Cox多因素分析表明AKR7A3可能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实验提示不同肺腺癌细胞中AKR7A3蛋白及mRNA表达普遍增高。结论:AKR7A3在肺腺癌中表达增高,对预后有不良影响,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For over three decades, there has been a continuing panzootic caused by a virulent variant 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1 strain, the so-called 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 It is found primarily in racing pigeons, but it has also spread to wild birds and poultry. In this study, two 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 strains, SD12 and BJ13, obtained from diseased pigeons in China, were characteriz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complete sequences allowed characterization of both strains as genotype VI, class II. Furthe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 374-nucleotide section of the fusion gene showed that SD12 fell into lineage VIbii-d and BJ13 into VIbii-f.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cleavage site of the fusion protein confirmed that both isolates contained the virulent motif 112K/RRQKR↓F117 at the cleavage site. Nevertheless, the values of intracerebral pathogenicity indices showed the SD12 isolate to be a velogenic strain and BJ13 isolate to be a mesogenic strain. The SD12 isolate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via clinical observation, RNA detection, histopathology and viral serology in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3-week-old chickens. It showed a mild pathological phenotype in chickens, with viral replication restricted to a few tissue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the SD12 isolate to have a virulent motif but low levels of virulence for chickens require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0.
吴燕  孙静  顾芮萌  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96-1799
背景 现有研究表明,抑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目的 探究循经冥想训练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2018年4月,在以循经冥想课题组的名义招募的某大学本科生中,发放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自愿接受循经冥想训练的60人。根据受试者性别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循冥组和静息组。其中循冥组30人进行4周循经冥想训练,在开始循经冥想训练前和循经冥想训练结束后填写SDS并进行E-prime情绪图片评价任务。静息组30人进行静息训练,其余与循经冥想组相同。比较两组前测、后测及前后测差值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前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组前测与后测积极、中性、消极情绪图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积极情绪图片评分低于前测、消极情绪图片评分高于前测(P<0.05)。两组前测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冥组后测SDS评分低于静息组,SDS评分前测与后测差值高于静息组(P<0.05)。循冥组和静息组后测SDS评分均低于前测(P<0.05)。结论 循经冥想能降低大学生抑郁水平,可能是由于其能够改变人的情绪认知评价和睡眠质量,使人变得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