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多糖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的抗炎作用。方法: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鸡蛋清所致小鼠足跖肿胀等急性炎症以及滤纸片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所致小鼠慢性炎症模型进行试验。结果:香菇多糖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鸡蛋清所致小鼠足跖肿胀;与此同时对滤纸片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形成有抑制作用。结论:香菇多糖具有一定抑制急慢性炎症反应作用。其抗炎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银杏内酯B对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B对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作用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比色法测定小鼠慢性肉芽肿气囊模型血管生成指数,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气囊病理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白介素-1β(IL-1β)含量;L929生物测定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RT-PCR法检测IL-1β和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银杏内酯B可显著抑制模型小鼠的血管指数,与病理观察结果相符;银杏内酯B可显著抑制模型小鼠血清中IL-1和TNF-α的分泌;能显著抑制PMA诱导的U937细胞IL-1β和TNF-α的分泌及其mRNA的表达。结论银杏内酯B能抑制小鼠慢性炎症性血管生成模型的血管生成,能抑制促血管生成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转录及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慢性炎症血管生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对骨骼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s)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小鼠C2C12成肌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FFAs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根据MTT结果选取FFAs最适浓度和时间处理细胞并用APS干预,采用乙酰辅酶A合成酶-乙酰辅酶A氧化酶法检测APS干预前后培养液FFAs浓度;Western blotting测APS干预前后细胞膜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总FAT/CD36、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MPK)和总AMPK蛋白表达。结果:FFAs对细胞的毒性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FFAs组比较,FFAs+APS组细胞膜FAT/CD36及p-AMPK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总FAT/CD36及总AMPK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培养液FFAs浓度降低,细胞活性增加(P<0.05)。结论:APS可以增加骨骼肌细胞对FFAs的摄取利用,其机制可能与活化AMPK和促进FAT/CD36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横突、肋横突外侧韧带与脊神经之间的毗邻关系,为提高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术的安全性及阻滞效能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用18具标本胸椎节段,取椎板外侧缘和同名脊神经根的十字交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分别测量T1~12共12个节段脊神经与横突下后缘中点、肋横突外侧韧带下缘中点之间的距离。根据“3个一组”原则,12个节段共分为4组,记为T1~3组、T4~6组、T7~9组及T10~12组,对不同组别的脊神经-横突间距、脊神经-肋横突外侧韧带间距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脊神经-横突间距:平均为(16.13±5.59)mm,T1~12总体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T5节段最大,为(18.88±5.78)mm,T5向上或向下节段逐渐减小,T1节段为(16.62±3.67)mm,T12节段为(9.76±3.75)mm。自上而下4组的脊神经-横突间距分别为(17.50±4.67)、(18.19±5.62)、(16.92±5.28)及(12.00±4.42)mm,T10~12组相比T1~3组(P<0.01)、T4~6组(P<0.01)、T7~9组(P<0.01)有统计学差异。(2)脊神经-肋横突外侧韧带间距:平均为(17.67±3.76)mm,自上而下4组的间距分别为(16.95±3.82)、(17.55±3.89)、(17.81±3.83)及(18.30±3.43)mm,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了解脊神经-横突间距、脊神经-肋横突外侧韧带间距利于估算椎旁神经阻滞的安全穿刺深度,以提高阻滞效能,避免脊神经损伤及全脊髓麻醉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薯蓣皂苷元(Dgn)对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及其介导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 用Dgn或结合ABCA1小干扰RNA(siRNA)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ABCA1蛋白水平,HPLC检测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含量,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胞内胆固醇流出,油红O染色观察胞内脂滴情况。结果 Dgn呈浓度依赖性上调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促进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胞内TC、FC和CE含量,抑制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而ABCA1 siRNA与Dgn共处理细胞后,明显抑制Dgn促胆固醇流出作用,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明显加剧。结论 Dgn通过促进巨噬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抑制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医院就诊的超重/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并探讨NAFLD发生的影响因素,为超重/肥胖儿童NAFLD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2019年6月-2021年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超重/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NAFLD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价影响因素对NAFL及NASH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844例超重/肥胖儿童,年龄为6~17岁。NAFLD患病率为38.2%(322/844),其中NAFL和NASH患病率分别为28.8%(243/844)和9.4%(79/8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增加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与NAFL和NASH的发生有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WH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联合检测预测NAFL的曲线下面积为0.653 (95%CI:0.613~0.694);二者联合检测预测NASH的曲线下面积为0.771 (95%CI:0.723~0.819)。结论 医院就诊的超重/肥胖儿童NAFLD的患病率较高;WH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NAFLD的发生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NAFL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远端是否锁钉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44例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Gamma钉内固定,根据远端锁钉与否将患者分为远端未采用锁钉组(非锁钉组,70例)和远端采用锁钉组(锁钉组,7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均获得12个月随访。两组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输血量锁钉组明显长(多)于非锁钉组(P<0.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amma钉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远端可以不行锁钉固定,不影响骨折愈合和临床疗效,还具有减少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并分析新发难治性癫持续状态(NORS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至2013年收治的10例NORS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结果 9例患者发热后出现难治性癫持续状态(RSE)。急性期癫发作以部分发作为首发表现8例,继发全面性发作6例。急性期头颅MRI未见异常4例,颅内囊肿2例,余4例提示颅内信号异常。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抗癫药物治疗(3~9种),其中使用大剂量苯巴比妥4例、咪达唑仑7例、激素5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5例、生酮饮食治疗3例。随访期内仅1例应用3种抗癫药物14个月后无明确临床发作,7例仍有临床发作;1例处于植物状态,1例死亡。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1例,4分6例,3分1例,2分1例,1分1例。结论 NORSE是一组病因不明易发展为RSE的疾病,多种治疗常无效,预后多不良并遗留认知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艾灸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小鼠脑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CD11b表达的影响。方法 出生7 d 新生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24)和艾灸组(n=20)。假手术组只做颈部手术,不闭合颈 总动脉,不缺氧;模型组行颈总动脉闭合术,并给予缺氧处理;艾灸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每日1次,35 min/次。采用TTC染色检测小鼠脑梗死的面积;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结构和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免疫荧光染 色检测脑组织CD11b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脑梗死面积增大,患侧脑组织大量细胞坏死脱 落,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CD11b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小鼠的脑梗死面积缩小,患侧脑组 织细胞排列较致密、整齐,炎症细胞较少,CD11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艾灸具有减轻新生小鼠缺氧缺血性脑 损伤的作用,这可能与其减少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浸润、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横突、肋横突外侧韧带与脊神经之间的毗邻关系,为提高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术的安全性及阻滞效能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用18具标本胸椎节段,取椎板外侧缘和同名脊神经根的十字交点作为测量的起点,分别测量T1~12共12个节段脊神经与横突下后缘中点、肋横突外侧韧带下缘中点之间的距离。根据“3个一组”原则,12个节段共分为4组,记为T1~3组、T4~6组、T7~9组及T10~12组,对不同组别的脊神经-横突间距、脊神经-肋横突外侧韧带间距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脊神经-横突间距:平均为(16.13±5.59)mm,T1~12总体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T5节段最大,为(18.88±5.78)mm,T5向上或向下节段逐渐减小,T1节段为(16.62±3.67)mm,T12节段为(9.76±3.75)mm。自上而下4组的脊神经-横突间距分别为(17.50±4.67)、(18.19±5.62)、(16.92±5.28)及(12.00±4.42)mm,T10~12组相比T1~3组(P<0.01)、T4~6组(P<0.01)、T7~9组(P<0.01)有统计学差异。(2)脊神经-肋横突外侧韧带间距:平均为(17.67±3.76)mm,自上而下4组的间距分别为(16.95±3.82)、(17.55±3.89)、(17.81±3.83)及(18.30±3.43)mm,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了解脊神经-横突间距、脊神经-肋横突外侧韧带间距利于估算椎旁神经阻滞的安全穿刺深度,以提高阻滞效能,避免脊神经损伤及全脊髓麻醉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