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06篇
  免费   12755篇
  国内免费   8436篇
耳鼻咽喉   1399篇
儿科学   2179篇
妇产科学   968篇
基础医学   9266篇
口腔科学   2522篇
临床医学   17903篇
内科学   13166篇
皮肤病学   1530篇
神经病学   3748篇
特种医学   49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2109篇
综合类   35596篇
现状与发展   4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5178篇
眼科学   2011篇
药学   16055篇
  218篇
中国医学   11870篇
肿瘤学   7012篇
  2024年   447篇
  2023年   1409篇
  2022年   3684篇
  2021年   4815篇
  2020年   4206篇
  2019年   2650篇
  2018年   2914篇
  2017年   3690篇
  2016年   2865篇
  2015年   5251篇
  2014年   6879篇
  2013年   8285篇
  2012年   12161篇
  2011年   12876篇
  2010年   11520篇
  2009年   10397篇
  2008年   10769篇
  2007年   10630篇
  2006年   9757篇
  2005年   8072篇
  2004年   5690篇
  2003年   4817篇
  2002年   3706篇
  2001年   3128篇
  2000年   2504篇
  1999年   1287篇
  1998年   580篇
  1997年   583篇
  1996年   427篇
  1995年   364篇
  1994年   354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Noninvasive imaging of cardiac fibrosis is important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in chronic heart diseases. Here,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noninvasive, contrast agent-free MRI T2-mapping can quantify myocardial fibrosis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aging and pressure overload. Myocardial fibrosis and remodeling were analyzed in two animal models: (i) aging (15-month-old male CF-1 mice vs. young 6- to 8-week-old mice), and (ii) pressure overload (PO; by 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 in 4- to 5-month-old male C57BL/6 mice vs. sham-operated for 14 days). In vivo T2-mapping was performed by acquiring data during the isovolumic and early diastolic phases, with a modified respiratory and ECG-triggered multiecho TurboRARE sequence on a 7-T MRI. Cine MRI provided cardiac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A quantitative segment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in vivo T2-maps of hearts at midventricle, apex, and basal regions. The cardiac fibrosis area was analyzed ex vivo by picro sirius red (PSR) staining. Both aged and pressure-overloaded hearts developed significant myocardial contractile dysfunction,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interstitial fibrosis. The aged mice had two phenotypes, fibrotic and mild-fibrotic. Notably, the aged fibrotic subgroup and the PO mice showed a marked decrease in T2 relaxation times (25.3 ± 0.6 in aged vs. 29.9 ± 0.7 ms in young mice, p = 0.002; and 24.3 ± 1.7 in PO vs. 28.7 ± 0.7 ms in shams, p = 0.05).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2 was detected between the aged mild-fibrotic subgroup and the young mice. Accordingly, an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myocardial fibrosis percentage (FP) and T2 relaxation time was derived (R2 = 0.98): T2 (ms) = 30.45 – 1.05 × FP. Thu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a statistical agreement between T2-map–quantified fibrosis and PSR staining in two different clinically relevant animal models. In conclusion, T2-mapping MRI is a promising noninvasive contrast agent-free quantitative technique to characterize myocardial fibrosi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溶质载体蛋白(SLC)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7(CCR7)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I期NSCLC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为对照组92例和转移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根治术切除病灶,通过免疫组化方式检测病灶中SLC7A11及CCR7含量,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SLC7A11及CCR7与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ROC曲线分析两者及其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SLC7A11及CCR7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转移组患者病灶直径、支气管受累及TL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直径(OR=49.254,95%CI=11.062~507.604)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LC7A11(OR=8.622)及CCR7(OR=8.709)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SLC7A11、CCR7及联合诊断对NSCLC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均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显著高于 SLC7A11及CCR7单独检测(2=7.292,15.125;均P<0.01)。结论 SLC家族的中SLC7A11及其受体CCR7与NSCLC患者微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在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进修的30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医师技能考核成绩、教学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医师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医师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激发、疾病诊治能力的提高4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可促进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中异常肌反应(AMR)的变化特点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MVD术中采用AMR全程定量化监测患者的AMR变化特点,减压操作前AMR阈值较基础阈值升高≥1倍为A1组、1倍为A2组,手术结束时AMR完全消失为B1组、未消失为B2组,B2组中AMR阈值较基础阈值升高≥1倍为B2a组、1倍为B2b组,对各组的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1组21例中,19例立即治愈,1例延迟治愈,1例未愈; A2组52例中,35例立即治愈,9例延迟治愈,8例未愈。A1组较A2组疗效好(P=0. 046)。B1组50例中,42例立即治愈,5例延迟治愈,3例未愈; B2组23例中,12例立即治愈,5例延迟治愈,6例未愈。B1组较B2组疗效好(P=0. 003)。B2 a组的治愈比例较B2 b组高(分别为14/1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5)。结论 AMR在术中的变化特点对术者有重要参考意义,AMR在减压前升高、在手术结束时完全消失、未消失但升高较基础阈值≥1倍者术后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前列腺慢性炎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感染因子、尿液返流、代谢综合征、衰老过程和自身免疫应答在内的几种刺激,通过相应分子途径引起前列腺免疫细胞的组织定位和组成成分发生广泛改变,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失调,之后引发的组织损伤和缓慢愈合,导致了BPH发生和进展。本文通过总结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慢性炎症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结果,前列腺免疫细胞在病理生理机制层面与前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抗炎药物对BPH-LUTS的干预作用,以其为BPH-LUTS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某高校入学新生的体检结果,为制定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开展某高校入学新生体检(内科、外科、五官科、实验室检查),对血压、肝功与血脂、体质指数、视力、脊柱侧弯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男生357人,女生641人。高血压患病率1.80%(男2.24%、女1.56%),血脂升高率14.83%(男15.97%、女14.20%),转氨酶升高率4.81%(男8.12%、女2.96%),超重率17.64%(男24.93%、女13.97%),肥胖率7.62%(男12.32%、女4.99%),视力不良率79.36%(男73.67%、女82.53%),脊柱侧弯率1.60%(男1.12%、女1.87%)。不同性别的体质量组构成、血压分型构成、视力不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量组的收缩压升高率、血脂升高率、转氨酶升高率、脊柱侧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组的收缩压升高率、血脂升高率高于其他组;肥胖组的转氨酶升高率高于其他组;轻体质量组的脊柱侧弯率高于其他组。结论 大学新生的视力不良率和非正常体质量率较高,高血压、血脂异常、肝功异常、脊柱侧弯检出率较低,女生的健康状况优于男生。应重视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制定综合干预措施,做好学生健康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调整光学切削直径及Kappa角后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13例(626眼),根据切削直径分成两组,试验组157例314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0 mm,对照组156例312眼,切削直径设定为6.5 mm。试验组患者激光切削前修正Kappa角,对照组不做修正。患者术前进行裸眼视力、主视眼确定、验光、眼压、暗室下瞳孔直径、泪液分泌试验、裂隙灯、散瞳验光、眼底检查、pentacam测量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前后表面及Kappa角等检查。术后1 d、1周、1个月随访,并检查裸眼视力、角膜厚度、波前像差及夜间视力、光晕、眩光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角膜厚度变化、手术所用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的高阶像差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别为18~44(24.19±5.33)岁、18~42(25.08±4.91)岁,屈光度分别为(-7.47±1.04)D、(-7.61±1.12)D。两组年龄、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Kappa角分别为,X轴:(210±40)μm、(200±30)μm,Y轴:(190±30)μm、(220±4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组手术前后的角膜厚度及术后角膜基质床的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56±1.89)s和(20.83±3.0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试验组的总高阶像差和垂直慧差的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 P<0.01),但两组间的水平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球差低于试验组(P<0.01)。结论 LASIK手术中科学合理地调整Kappa角可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