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8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116篇
临床医学   345篇
内科学   237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9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90篇
综合类   725篇
预防医学   28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68篇
  2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高糖饮食对小鼠真菌性角膜炎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无眼疾的雄性C57BL/6J小鼠78只,随机分为高糖饮食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6只,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高糖饮食组给予含体积分数10%果糖溶液,每2 d测量两组小鼠体质量及血糖,10 d后建立真菌性角膜炎模型。造模后24 h、36 h、48 h、72 h、96 h、120 h、168 h裂隙灯显微镜下对角膜进行临床评分并拍照。处死小鼠后,取角膜组织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测定角膜内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体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小鼠角膜内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造模后 0~14 d,两组小鼠体质量与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24 h、36 h、48 h、120 h、168 h,高糖饮食组小鼠角膜临床评分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糖饮食组小鼠角膜穿孔率79.5%,高于模型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造模后各时间点,高糖饮食组中性粒细胞浸润体积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造模后72 h、96 h、120 h、168 h,高糖饮食组巨噬细胞浸润体积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均为P=0.000)。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高糖饮食组炎症反应更重,角膜组织破坏更早且更为严重。造模后24 h、48 h高糖饮食组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高糖饮食加重了真菌性角膜炎感染的严重程度,增强了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趋化,促进了IL-1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和静脉溶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PCI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情况、住院时间、近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近期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发生率、ST段回落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平阳霉素术前化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早期判断平阳霉素对口腔鳞癌的效果 ,为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对本院近 3年来接受平阳霉素 (总量为 80mg)化疗的 4 3例口腔癌患者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 ,观察化疗期间体温改变、发热持续时间、胃肠道反应时间及WBC改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接受平阳霉素化疗有效的患者多在第 3~ 6天出现局部反应 ;②发热的程度及胃肠道反应与化疗效果密切相关 (P<0 .0 5 )。结论 :化疗早期出现的发热、胃肠道症状及局部反应可以作为早期判断预期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简洁  梁钢 《华夏医学》2004,17(1):109-112
从天然抗氧化剂的多靶点作用角度阐述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效应机制、研究动态,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选用50只新西兰白兔,2只处死后取上唇组织作为病理对照,48只采用Millard’s法修复上唇裂隙,拆线后随机分为实验组、溶媒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16只。实验组每天涂擦复方丹参膏2次,溶媒组每日涂擦溶媒膏二次,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在术后0d、7d、15d、21d、30d、60d、90d测量上唇瘢痕的体积变化,并在7d、30d、60d时每组分别处死2只,90d后全部处死,取上唇瘢痕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组织学观察显示丹参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胶原蛋白合成,使胶原纤维重排和降解,从而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6.
颈椎后路螺钉-钛棒(板)内固定技术: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报告利用螺钉-钛棒(板)固定技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不稳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作者1年来行颈椎后路螺钉-钛棒(板)技术内固定9例,其中齿突样骨引起的C1~C2不稳2例,手术后进行性颈椎后凸2例,颈椎管狭窄2例,C3-C4滑脱1例,C6~C7外伤滑脱2例。分别采用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C3~C5侧块螺钉、C2-T2椎弓根螺钉植入技术,然后连接钛棒或钛板完成固定。9例病人共植入螺钉59枚。结果 所有病人在1周内带外支架进行活动,除1例因拒绝治疗死亡外,其余病人在1个月及1年后复查均未见内固定物移位。结论 颈椎后路螺钉-钛棒(板)固定为安全可靠的技术,可以术后即刻获得牢固内固定,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新疆的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面临着新的形势、受到了新的挑战.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正确地认识新疆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状况,从而在重新确立新疆高等医学教育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努力开创新疆高等医学教育的新局面,已成为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新疆各族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结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新疆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经过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对发展新疆高等医学教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有实用价值的建议,希望对这项工作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人类新月体抗肾炎的发病机制,建立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BGM)肾炎的动物模型,方法:提取S-D大鼠GBM抗原,将此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血清,再将此抗血清从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给S-D大鼠。实验分2组:肾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定期于第4天、第14天第第21天检测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的含量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大鼠肾炎模型组:大鼠注射抗血清后于第4天出现大量蛋白尿,第14天血肌酐,血尿素显著升高,并持续上升,肾组织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内细胞数明显增加,大量新月体形成及蛋白管型,GBM呈不规则增厚,足突融合,内皮细胞脱落,坏死,免疫荧光检查见IgG、鼠IgG沿GBM线形分布,大鼠正常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通过动态观察大鼠抗GBM肾炎的病变变化,证实该模型病变与人类新月体性肾炎的病变较为一致,该模型可用于探讨人类新月体体肾炎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提取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动物实验、记录及预处理方法. 方法:采用猫做为实验动物模型,信号通过生理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运用自回归模型谱分析法、有限冲击响应数字滤波器以及基于成组t检验的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 结果:获得具有明显同步特征的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信号,提取出4种可用于进一步分析的电活动特征参数. 结论:动物模型及记录系统能够实现心下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准确记录,预处理方法从原始信号中提取出电活动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0.
改良Indiana膀胱术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改良Indiana膀胱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6例改良Indiana膀胱术术后患者的膀胱可控性、尿动力学、肾盂输尿管扩张、上尿路感染情况、血清电解质和肾功能进行随访.结果:26例随访1~7年,平均3年.白天可控率96.2%;贮尿囊容量为380~640 ml,平均542 ml;贮尿囊内压力为1.215~3.224 kPa,平均1.921 kPa.B超、IVP造影示3 例输尿管扩张,经随访无加重.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结论:改良Indiana膀胱术远期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