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226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53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230篇
  1篇
中国医学   218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嘉敏  赵霞  孙宜康  李宛莹  苟继周  周光德  何清 《肝脏》2022,27(1):20-22,37
目的了解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Polygonum multiflorum-associated drug induce liver injury,PM-DILI)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PM-DILI患者临床资料。肝穿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网状纤维染色、Masson三色染色、铁、铜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8例PM-DILI患者男女比为1∶1,平均年龄43岁,其中6例为急性PM-DILI,2例慢性为PM-DILI。入院血清学检查异常主要包括转氨酶升高和淤胆均为7例。主要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点灶状坏死8例、界面炎5例、融合坏死4例,融合坏死以肝腺泡3带为主,不伴或伴少数炎细胞浸润;胆汁淤积5例,为肝腺泡3带的肝细胞、毛细胆管内淤胆,不伴或伴少数炎细胞浸润;中央静脉炎3例;病程长者可发生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2例。结论肝腺泡3带为主的急性淤胆和肝细胞坏死是PM-DILI主要组织学表现,严重者可发生静脉炎等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2.
介绍詹红生教授应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损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筋骨病损是因气血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病机为肝脾肾三脏脉络闭阻;膏方缓补慢通,临床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睾酮对雄性小鼠精子的产生及生殖器官的影响.方法 将48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每天分别向各组灌胃甲睾酮16 mg/kg,32 mg/kg,64 mg/kg 和等量蒸馏水(对照组),连续10 d.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甲睾酮16 mg/kg组精子活率最高为66.22%(P<0.05);甲睾酮64mg/kg组睾丸指数、精子畸形率、精子密度都极显著和显著地升高(P<0.01和P<0.05),且睾丸组织有较明显的病理学损伤.结论 适量甲睾酮能提高精子活率,大剂量使精子活率降低且畸形率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在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为筛选高频杂合缺失区内存在的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抑制基因提供依据。方法7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与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微卫星之间的的平均遗传距离是1.02cM(centi—Morgon,里摩)。产物进行电泳、扫描及杂合缺失分析,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染色体4p15的平均杂合缺失率为21,34%,最高的是D4S3103位点(35.62%);最低的是D4S2933位点(12.50%)。可能的肿瘤抑制基因的范围在D4S3017-D4S2933之间约1.7cM的遗传距离内,该区域内有PPARGC1A和GBA3两个基因。D4S1546位点杂合缺失与肿瘤直径显著相关(P〈0.05),其余位点与临床病理因索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染色体4p15精细定位后高频杂合缺失区域的范围限定在D4S3017-D4S2933之间约1.7cM的范围内。该区域内PPARGC1A和GBA3两个基因可能是散发性结直肠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5.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诊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果12例中有11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发病,单纯第四脑室出血4例,全脑室系统出血2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小脑蚓部伴第四脑室出血1例,侧脑室伴第三脑室出血1例,以后颅窝占位病变表现1例。8例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诊断,4例术中明确诊断。12例均行后颅窝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动脉瘤颈夹闭9例,孤立切除2例,动脉瘤加固术1例,术后2例因脑积水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例中除1例术后留有轻偏瘫外,其余11例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多以第四脑室出血发病,少数以小脑半球或蚓部出血发病,及早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方式应尽量夹闭动脉瘤颈,对于小脑后下动脉末端动脉瘤,可以采用孤立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遗传因素在鄂西苗族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AAID)发生中的作用,从分子水平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对鄂西苗族部分家系及医学散发病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进行听力测试,确诊为AAID的82名患者,采外周血作PCR-RFLP分析,对照组为正常苗族50名.结果82名患者中27例具有mtDNA1555A→G异质性突变,10例为均质性突变,该位点突变率为45.1%,其中异质性突变占72,9%,而对照组均无此突变.结论mtDNA1555A→G突变是鄂西苗族个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易感致聋的分子基础,异质性突变在苗族AAID中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的发生规律。 方法: 测定50例SIRS病人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并根据是否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组。计算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记录病人转归以及从发病到检测的时间(患病时间)。 结果: TT3或FT3降低的45例。TT3与APACHEⅡ评分呈对数负相关(r=-0.330,P<0.05),TT3/TT4与患病时间呈对数负相关(r=-0.316, P<0.05)。MODS组的TT3、TT4、FT3水平显著低于无MODS组(P<0.05)。 结论: SIRS和MODS病人发生低T3、低T4可能性大,反映炎症反应对甲状腺轴的影响,随着病情加重、患病时间延长,影响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相同发育阶段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的生长特性。方法 胚胎小鼠(E14)于无菌条件下分别分离并收集皮层、纹状体、间脑、中.后脑和脊髓,各部分制备成单细胞悬液,接种在添加有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无血清培养液内,神经干细胞克隆生成后,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细胞特性,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传代,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克隆生成和细胞的迁移特性。结果 在添加有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少量接种的单个细胞会增殖并形成悬浮于细胞培养液中的细胞克隆。这些克隆具有生成新克隆并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能力。在相同发育阶段,皮层、纹状体、间脑均可生成悬浮的克隆,其中皮层生成的速度最快,纹状体、间脑较慢,中.后脑、脊髓生成克隆的速度最慢;生成克隆后,皮层克隆的贴壁能力最差,贴壁的克隆少有细胞从其底部迁出,纹状体、间脑克隆较易贴壁,贴壁克隆底部有明显的细胞迁出,中.后脑、脊髓生成的克隆不易悬浮,很快贴壁,在贴壁克隆的底部有大量的细胞迁出。结论 在无血清培养液中,神经干细胞可在体外增殖、传代并分化生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不同部位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生成克隆的速度和细胞迁移性不同,这可能同体内特定部位细胞的发育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了解二尖瓣置换术mitralvalvereplacement,MVR保留瓣下结构对不同类型机械瓣下游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术式以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保留瓣下结构的不同类型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机械瓣下游湍流剪应力turbulentshearstress,TSS等指标进行体内定量研究。结果无论保留全瓣或后瓣,跨瓣血流边界位点TSS在两种不同构型机械瓣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叶机械瓣(单叶瓣)TSS较双叶机械瓣(双叶瓣)高。对于单叶瓣,TSS在保留全瓣瓣下结构组(保留全瓣组)、保留后瓣瓣下结构组(保留后瓣组)与未保留瓣下结构组(未保留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双叶瓣,保留全瓣组TSS均高于其它2组(P<0.05)。结论保留瓣下结构可改善术后患者心功能,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跨瓣血流扰动性,使下游TSS增大。这种影响以全瓣保留者为著,单叶瓣甚于双叶瓣。对于心功能较差,有必要保留全瓣瓣下结构者,可尽量使用双叶瓣,以减轻对人工心瓣下游血流动力学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完全脱除猪胸主动脉细胞,对脱细胞血管基质进行改性,增强基质的力学强度,制备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方法:取家猪的新鲜去除外膜胸主动脉20根,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胰蛋白酶、TritonX-100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脱细胞试剂对猪胸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并对脱细胞后的血管基质进行改性,采用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力学性能测试,以评价脱细胞效果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采用1%TritonX-100单独作用84h既能完全脱除细胞,同时又可完整保留血管基质的三维结构,对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损伤小,是一种较理想的脱细胞方法。对脱细胞后的基质进行冷冻干燥及真空热交联处理,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冷冻干燥24h后真空120℃下热交联处理12h所获得的材料的机械强度最好,断裂强度可达到1.70MPa。结论:以脱细胞血管基质经冷冻干燥和真空热交联处理后,可以作为血管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