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ED)对脓毒血症大鼠自由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联合ED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手术对照组和两治疗组均予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乳酸左氧氟沙星20mg/kg,川芎嗪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川芎嗪15mg/kg,联合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联合皮下注射ED5mg/kg和川芎嗪15mg/kg.各组均于术后18h采血测羟自由基(·O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取肝组织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及·0H检测.结果:手术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浊肿、水样变,电镜下可见肝细胞核轻度固缩,内质网扩张,两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病变明显改善.手术对照组血和肝组织·OH活力及血TNF-α、IL-6浓度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川芎嗪治疗组血·OH活力、TNF-α、IL-6浓度及联合治疗组血·OH活力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川芎嗪治疗组肝组织·OH活力及联合治疗组血TNF-α、IL-6浓度和肝组织·OH活力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与川芎嗪治疗组间血·OH活力及TNF-α、IL.6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肝组织·OH活力与川芎嗪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4组间IL-2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ED能降低脓毒血症大鼠血和肝组织·OH活力及血TNF-α、IL-6浓度,有抑制炎症反应和保护肝功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细胞角蛋白19(CK19)和肿瘤相关糖蛋白72-4(CA72-4)联合检测40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N0)周围淋巴结442枚。结果40例胃癌患者中9例有淋巴结微转移(22.5%)。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T3患者微转移阳性率高于pT1和pT2患者(P<0.05)。胃癌患者有微转移的5年生存率(44.4%)明显低于无转移者(93.5%)。结论对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为阴性的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准确地确定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5月至2004年4月手术治疗成人胆总管囊肿14例资料.结果: 全组病例术前均行B超检查,确诊率100%.12例Ⅰ和Ⅳ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Ⅴ型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随访10例Ⅰ型患者均能恢复一般的体力劳动,未观察到癌变的病例;4例Ⅳ和Ⅴ型患者术后时有不同程度胆管炎发作,其中1例Ⅴ型患者7年后死于右肝内胆管癌.结论: B超应作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检查,囊肿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因素;老年(P=0.031)和恶性肿瘤(P=0.013)是手术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因素;老年(P=0.016)和肠切除(P=0.017)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小肠梗阻的肠管绞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治疗脓毒血症大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鼠盲肠结扎穿刺法脓毒血症模型的制作和成功标志,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分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依达拉奉联合川芎嗪治疗组(下称治疗组),每组10只。手术对照组和治疗组予结扎盲肠中部,用16号针头贯通穿孔,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联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5mg/kg和川芎嗪15mg/kg,术后18h采血;假手术组和手术对照组均进行腹水及心脏采血培养,血标本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结果模型组腹腔见大量黄色脓性腹水或血性腹水,盲肠变黑、胀气伴恶臭味,手术对照组血培养1只阳性,腹水培养全部阳性,细菌鉴定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梭形芽胞菌,多为混合感染。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手术对照组AST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和手术对照组AST比正常组高,P〈0.01;治疗组AST较手术对照组明显下降,P=0.038。手术后(包括假手术)大鼠血ALT〉100IU/L,脓毒血症模型成功达91%,AST〈100IU/L者均无脓毒血症表现,P〈0.01。结论盲肠结扎穿刺法是比较理想的脓毒血症模型,但不同来源的大鼠要采用不同的操作方式,进行预试,以确定最佳的穿刺孔径。大鼠病态表现、腹腔脓性或血性腹水、腹水细菌培养阳性是模型成功的标志,血ALT〉100IU/L亦可作为模型成功的判断指标。依达拉奉和川芎嗪联合应用能改善脓毒血症大鼠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影响经手术治疗的小肠梗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93例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小肠梗阻的病因中肠粘连占38.9%,疝占37.8%:发生肠管绞窄者42.0%,肠管坏死者23.3%。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术后30d内死亡率为4.1%。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3d。70岁以上老年人(P=0.033)、糖尿病(P=0.017)、恶性肿瘤(P=0.003)、WBC超过15×10^9/L(P=0.017)和入院与手术间隔时间(P=0.039)是绞窄性肠梗阻高发生率的独立因素;老年(P=0.031)和恶性肿瘤(P=0.013)是手术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因素;老年(P=0.016)和肠切除(P=0.017)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小肠梗阻的肠管绞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细胞角蛋白19(CK19)和肿瘤相关糖蛋白72—4(CA72—4)联合检测40例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N0)周围淋巴结442枚。结果 40例胃癌患者中9例有淋巴结微转移(22.5%)。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T3患者微转移阳性率高于pT1和pT2患者(P〈0.05)。胃癌患者有微转移的5年生存率(44.4%)明显低于无转移者(93.5%)。结论 对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为阴性的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对准确地确定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压敏点恢刺法联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两组针刺取穴均为颈枕部的压敏点,对照组在压敏点处施以单纯提插、捻转,研究组在压敏点处施以恢刺法并用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颈部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敏点恢刺法联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减轻头痛程度,缓解病情,改善颈部血液流变学水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罗登攀  黄节  赵宁 《新中医》2022,54(5):205-210
目的:观察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干针疗法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针疗法,研究组采取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干针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在腹部外伤中,外伤性肠破裂比较常见.一般开放性肠破裂较易诊断治疗,然而闭合性肠破裂有时却不易早期诊断,从而延误治疗.1995年3月至2003年8月,本院共收治闭合性外伤性肠破裂3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