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心理咨询的职业化进程中,面临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增强本土化。中医心理咨询在此方面具有西方咨询模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笔者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心理咨询职业化的发展和现状,分析职业化进程中的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心理咨询职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E)中文版在我国初中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用RESE中文版对1052名初中生施测,并以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满意度、正性负性情绪和自尊量表为效标,检验效标效度,其中298名学生2周后用RESE重测。结果:①RESE中文版分为表达积极情绪(POS)、调节沮丧/痛苦情绪(DES)和调节生气/愤怒情绪(ANG)3个分量表,共解释方差54.58%,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结构效度良好。RESE与四个效标显著相关;②RESE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分量表在0.69~0.73之间。重测信度为0.87;③女生的POS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结论:RESE中文版在中国初中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州大学生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时华  余丹 《卫生软科学》2010,24(3):252-254,261
[目的]考察广州市大学生手机使用和依赖的现状及其与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手机依赖问卷、自我接纳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广州市8所高校53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广州市大学生的手机使用率高,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26.1%;大学生手机依赖不存在性别差异(t=2.71,p0.05),存在显著的年级(F=3.30,p0.05)和专业差异(F=4.16,p0.01);手机依赖与自我接纳间为显著负相关(r=-0.23,p0.05),与社会支持间相关性不显著(r=0.07,p0.05)。[结论]广州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具有不合理性,应该加强引导与教育。  相似文献   
6.
揭示当代青少年的人际信任构成及特点,以供研究者进行理论研讨和教育对策研究参考.方法 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广州市544名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进行横断面调查,用因子分析探究青少年人际信任的结构,用方差分析比较其发展特点.结果 因子分析结果发现,青少年人际信任由对社会成员的信任(11.47%)、对社会组织的信任(9.91%)、警惕性(6.83%)、对父母师长的信任(6.51%)、对同伴行为的信任(5.91%)和对国际社会的信任(5.74%)六大因子构成,涵盖了普遍信任、特殊信任和自我防御3个方面.对不同学段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信任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点;初中生对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父母师长的信任均高于高中生(P值均<0.05);高中生对父母师长的信任低于大学生和初中生(P值均<0.01),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的信任与大学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年级和信任对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初中组信任对象主效应显著(F=14.58,P<0.01),交互作用显著(F=7.9,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初一学生对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及父母师长的信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二学生对社会组织的信任高于对父母师长和社会成员的信任(P值均<0.01),对父母师长和社会成员信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三学生对社会组织信任高于对父母师长信任(P=0.002),对父母师长信任高于对社会成员信任(P=0.041).高中组年级和信任对象两个因素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大学组年级主效应不显著,信任对象主效应显著(F=29.82,P<0.01),对父母师长的信任高于对社会组织的信任(P<0.01),对社会组织的信任与对社会成员的信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处于形成期和发展期,易受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结构趋于成熟稳定,且具有差序格局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性特点,选取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和生活满意度作为反映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指标,重点考察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认知情绪调节方式量表和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2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男性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性(尤其体现在外部刺激维度上)显著高于女性(t=2.64,P0.01),城市学生的紧张感显著高于乡镇和农村学生(F=3.69,P0.05),独生家庭的学生在单调性得分上也显著高于非独生家庭的(t=2.85,P0.05);②无聊倾向性中外部刺激维度的孤独感、紧张感和约束性这3个因子对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有显著的正性预测作用(t=4.89,P0.001;t=3.53,P0.001;t=2.58,P0.05),而内部刺激维度的自控力和创造力因子对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有显著的负性预测作用(t=-5.07,P0.001;t=-2.89,P0.001);③无聊倾向性中的孤独感、自控力和紧张感则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性预测作用(t=-4.94,P0.001;t=-3.34,P0.01;t=-2.25,P0.05)。结论大学生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指标-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生活满意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来自孤独感、紧张感的无聊可能会使人更倾向于使用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以及体验到更低的生活满意度,而自控力低下所导致的高无聊倾向可能会减少积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的使用以及降低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1-7],还能通过具体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3,8].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9],具有较高RES的个体往往可以更好调节自我情绪和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困扰比较少,从而拥有更多亲密关系[10-11].人格因素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部因素[9].心理韧性是一种以克服和战胜逆境并恢复常态的能力为特征的人格特质[12].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预测积极情绪和总体幸福感[13].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目中的现实和理想辅异员形象。方法采用自制词表对1307名高校大学生心目中的.现实与理想辅导员形象进行调查。结果当前大学生心目中的现实和理想辅导员形象在因素结构上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个性特征和外在形象,其中工作方法(尊重和理解学生)尤为重要。结论性别、年级和专业不同对大学生心目中的现实和理想辅导员形象有一定影响;现实中的辅导员形象离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尚有距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广东省内8所医院就诊的45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主要进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33.6%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心理问题,15.7%患者需要心理咨询或治疗,19.9%患者希望医院提供心理服务。年龄、脑卒中疾病的每月总费用和首次确诊脑卒中时间是脑卒中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年龄、职业和脑卒中疾病的每月总费用为脑卒中患者心理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院专业团队在制定个性化慢性病管理方案时应适当增加心理服务的内容,从而帮助脑卒中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