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宁  徐琴  黄勇华 《河北医药》2016,(16):2405-2408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步长制药)治疗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北京21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脑梗死伴心肌缺血患者,非随机分为脑心通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和对照组(仅基础治疗)。对比分析第4周、8周、12周时2组心电图变化以及使用NIHSS和改良mRankin评估第12周时神经功能变化。结果入组544例,剔除16例(不良事件2例、自动放弃1例、违背规则1例、失访6例、其他6例),实际完成试验528例(包含测量资料缺失病例),其中脑心通组291例,对照组237例。心肌缺血改善的有效率脑心通组和对照组第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14.9%, P =0.704);但第8周(27.7%、14.3%, P =0.001)和第12周(31.3%、16.9%,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第12周时NIHSS减少≥2分脑心通组(77.7%)明显高于对照组(68.4%)( P <0.05),mRankin 减少≥1分脑心通组(67.7%)显著高于对照组(56.1%)( P <0.05)。多因素分析心电图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脑心通( P =0.005)和第12周时AST的降低( P =00.47);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因素包括脑心通治疗、基线收缩压和肌酐水平、既往心脏病或高脂血症病史。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对脑梗死合并心肌缺血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照研究了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脑脊液(CSF)内皮素-1(ET-1)含量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发现脑出血患者血浆与CSF、ET-1含量均增高;单纯脑血肿者以血浆含量增高为主;脑实质出血伴有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者血浆及CSF含量均显著升高;小量出血与中大量出血比较血浆含量无显著性,而大量出血者CSF、ET-1含量增高。提示脑出血者血浆ET-1增高可能与机体应激有关,而CSF、ET-1升高可能与血脑屏障(BBB)被破坏及损害或刺激室周组织、下丘脑、脉络丛脑膜,引起分泌释放增加有关。CSF、ET-1增高者应警惕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3.
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经治疗进入愈合期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4例。治疗组予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胶囊维持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每2周随诊1次,或出现明显临床症状随诊,观察随诊复发病例数,疗程结束后有效、镜下复发、Hp阳性例数。结果:治疗组随诊复发率16.7%(4/24),对照组25.0%(6/24),(P>0.05);治疗组有效率70.8%(17/24),对照组62.5%(15/24),(P>0.05);治疗组镜下复发率20.8%(5/24),对照组29.2%,(P>0.05)。治疗组Hp阳性率12.5%(3/24),明显低于对照组41.7%(10/24),(P<0.05)。结论:七方胃痛胶囊维持治疗抗PU复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9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强化护理干预提高了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控制癫痫的发作,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LA)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头颅MRI检查确诊的LA患者132例为LA组;同期收集132例有头痛、头晕的健康体检者为非LA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2组抑郁的发生率,并分析LA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与非LA组比较,LA组抑郁发生率明显升高(21.2%vs 62.9%,P<0.01)。与非LA组比较,LA组轻度抑郁、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分vs(12±2)分和(15±2)分和(21±2)分,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9.550,95%CI:1.1742.050,P=0.002)、高血压(OR=10.330,95%CI:1.4982.050,P=0.002)、高血压(OR=10.330,95%CI:1.4985.300,P=0.001)、腔隙性脑梗死(OR=16.514,95%CI:1.8245.300,P=0.001)、腔隙性脑梗死(OR=16.514,95%CI:1.8245.590,P=0.000)、LA(OR=4.933,95%CI:1.0815.590,P=0.000)、LA(OR=4.933,95%CI:1.0813.498,P=0.026)为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 LA的不同严重程度与抑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慢性低灌注后神经血管单元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丁苯酞组。缺血模型组与丁苯酞组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电镜观察神经血管单元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缺血模型组相比,丁苯酞组低灌注后血管内皮细胞周围肿胀减轻,神经元线粒体嵴断裂程度减轻,神经血管单元微环境较好。结论 丁苯酞对慢性低灌注后神经血管单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171例,联合溶栓组46例,单用rt-PA组39例,单用尿激酶组34例,对照组52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d NIHSS评分,同时观察再梗死率、脑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 4组治疗后14d分别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溶栓组与对照组14d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再发脑梗死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溶栓组脑出血率与单用rt-PA组及单用尿激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亚甲蓝光化学法(MB-P)灭活处理新鲜血浆(简称病毒灭活新鲜血浆)与未经灭活处理的新鲜血浆(简称新鲜血浆)在保存期内不同时间段有效成分的变化,为临床输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20人份全血(每份400mL),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制备成新鲜血浆(每份200mL)后,将其一分为二,制备病毒灭活新鲜血浆和新鲜血浆,两种血浆每份无菌分装为5等份,立即放入速冻冰箱速冻,在0(制备后小于72h)、3、6、9、12个月分别检测Ⅴ因子、Ⅷ因子、纤维蛋白原(Fib)、亚甲蓝残留量、总蛋白、pH值、K~+、Na~+、Cl~-水平。结果两种血浆随着保存期的延长,Ⅴ因子、Ⅷ因子、Fib、总蛋白、K~+、Na~+、Cl~-水平呈下降趋势,pH值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病毒灭活过程对血浆Ⅴ因子、Ⅷ因子、Fib、总蛋白、pH值、K~+、Na~+、Cl~-水平均有所影响,但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临床用血标准,采用病毒灭活可以在保留血浆基本成分的情况下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鼠脑出血后部分脑区内皮素-1表达与脑水含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ET 1在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脑内注射胶原酶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脑出血后脑内ET 1表达与脑出血灶周围组织水肿之间的关系。结果 给大鼠尾壳核注射胶元酶 0 5IU ,4h后脑水含量即明显升高 ,2 4h达高峰 ,与此同时ET 1在皮层、海马等脑区的表达明显增多 ,并于2 4h达高峰。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脑内内皮素过度表达可能是血肿周围存在水肿和继发性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法舒地尔组各20只,缺血组及法舒地尔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而假手术组不结扎;术后假手术组和缺血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法舒地尔组每日腹腔注射法舒地尔2mg/kg。于术后第23天开始对大鼠进行为期5d的水迷宫适应训练,术后第28、29天评测大鼠认知功能,术后第30天将大鼠处死取脑,采用RTPCR测定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数目。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大鼠认知功能显著降低,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多且染色较深;与缺血组比较,法舒地尔组大鼠认知功能改善,海马N0s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且染色变浅,但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明显降低,Rho激酶异常活化与一氧化氮产生增多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可改善慢性低灌注大鼠的认知损害,其作用机制并非调控Rho激酶的基因表达,可能与改善脑血流、抗过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