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子女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家庭照料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更好地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情况问卷,对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测评和护理干预的185名家庭照料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子女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结果干预前185名老年性痴呆患者子女的SCL-90测评显示,10个因子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5项因子分高于常模(P<0.01)。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后,此5项因子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运用心理危机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子女的负性认知和不良情绪,转变他们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失眠症病人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治疗效果。方法测评93例失眠症患者的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然后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7例)用认知治疗加药物治疗,对照组(46例)单用药物治疗,疗程均为8周。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疗效。结果失眠症病人治疗前DBAS评分和健康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病人治疗后DB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病人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失眠症病人存在着大量与睡眠有关的错误认知。认知治疗能改变失眠症病人的错误认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神经营养因子3在慢性应激诱发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在慢性应激诱发抑郁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慢性不可预知的应激方式制作抑郁大鼠模型,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神经营养因子3蛋白和信使核酸(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后研究组大鼠的运动能力下降,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t=15.47,P<0.001),这种变化持续于随后的整个造模期(t=18.73,P<0.001)。研究组大鼠神经营养因子3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慢性应激后大鼠神经营养因子3的下调促进了神经元细胞凋亡。同时认为神经营养因子可能是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Akt和Ras/MAPK途径调节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1例躯体化障碍病人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8wk。用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总分评定症状变化,用不同减分率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痊愈率为61.90%,总有效率为90.48%;阿米替林的痊愈率为43.59%,总有效率为71.7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TESS测评,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确定氯氮平血药浓度和用药剂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确定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方法通过对98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利用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用BPRS量表和TESS量表分别评价其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作用,并对患者血药浓度与用药剂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氯氮平血药浓度和临床用药剂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53,P<0.01,n=98).(2)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12,P<0.01,n=98).(3)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89,P<0.01,n=98).结论氯氮平血药浓度和用药剂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呈显著相关.推荐氯氮平临床治疗血药浓度适宜范围为200~550 μg·L-1,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监测对指导个体化合理用药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失眠症患者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失眠症患者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治疗效果。方法 93例住院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试验组采用认知治疗加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各测1次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同时测评45例健康人。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失眠症患者的DBAS评分与健康人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DBAS评分和PSQI评分与对照组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认知治疗能改变失眠症患者对睡眠的错误认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利培酮在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中的地位。方法206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联合氟西汀组、利培酮组和氟西汀组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和8周末分别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满8周后,联用组HAMD减分率大于氟西汀组(P〈0.05),氟西汀组大于利培酮组(P〈0.01),且从第2周末开始,联用组比两组单用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各时期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氟西汀对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比单用氟西汀或利培酮要好、起效要快,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但单用利培酮的疗效则不及氟西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庆马齿苋中山奈酚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1200 Series,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甲醇-0.2%磷酸(45∶55),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60 nm。结果山奈酚进样量在0.448~2.2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6.90%,RSD=0.63%(n=6);槲皮素进样量在0.496~2.4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10%,RSD=0.45%(n=6)。结论此方法重复性好,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用经颅多普勒 (TCD)对门诊惊恐障碍病人分别在发作期和间歇期进行测查 ,评估脑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 ,并对发作期和收缩期进行对照分析 ,探讨惊恐障碍脑血流的改变及可能原因。对象对象来自于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3月于本院病房及门诊就诊、符合CCMD -惊恐障碍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分离丁公藤中东莨菪内酯的可行性及工艺。方法用纯甲醇超声萃取三次,得到丁公藤粗提物,再用HSCCC技术分离得到高纯度的东莨菪内酯。结果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溶剂系统(体积比为3.0∶5.0∶3.5∶5.0)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较佳工艺条件为:转速850 r/min、流动相流速2 mL/min和水浴温度25℃。结论采用HSCCC技术分离得到的东莨菪内酯样品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度可达98.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