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兵的心理应激反应与积极心理品质及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新兵训练时的心理指导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曾经完成过训练任务的新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新兵积极心理品质评估问卷(PMCS-R)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某部队男性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其调查1 322名新兵,其心理应激反应程度与特质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544,P<0.05),与特质积极应对、积极心理品质呈负相关(r=-0.280,-0.201,均P<0.05).以应激事件影响总分为因变量,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分和特质应对方式各维度分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分析,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智慧和自控4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应激反应总分变异的32.4%.结论 积极心理品质和特质应对方式可影响新兵的心理应激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在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治疗基础上,温针灸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宫腔粘连(I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肾虚血瘀型I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粘连松解联合口服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行温针灸治疗。观察宫腔镜下IUA程度评分、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血流分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纤维化相关分子[纤维蛋白原(FIB)、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以及术后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WBC)和白带常规]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UA程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增加幅度均...  相似文献   
4.
循证医学在康复护理中的难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娟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472-2473
  相似文献   
5.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作为一类重要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能够广泛定植于黏膜和皮肤上。自2009年首次报道以来,世界多地不断有新的耳念珠菌检出,呈现出全球流行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已引起各国重视[1]。随着免疫抑制药物、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加之各类有创性操作、器官移植和基础疾病缺陷患者的增加,使机会性致病真菌成为具有较高病死率的病原。  相似文献   
6.
7.
456例湿疹患儿变应原体外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湿疹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分析不同年龄组变应原变化规律。方法选择门诊7岁以内湿疹患儿456例,抽取静脉血,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体外变应原检测系统进行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456例患儿中,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升高者为376例,总阳性率为82.5%。其中1~2岁组、3~4岁组易发生食物过敏,5~7岁组易发生吸入性过敏,阳性率分别是84.5%、57.1%和51.9%。结论湿疹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普遍增高;最易引起患儿过敏的变应原为牛奶、牛肉、羊肉;不同年龄组患儿变应原似有差异,可能与食谱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经方历经筛选,有着确切的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乃“方书之祖”,是后世方剂发展的典范,能集中反映中医治法及药性理论之精华,具有扎实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基础,而经方的配伍意义研究,对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必要性,在此探讨经方配伍中调气法的应用,是探讨经方配伍意义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气之在人,无所不至,气之燮和,疾无从生,病之由者,不离乎气,疗疾却病,贵在调气[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用于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的成效,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管理小组,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管控河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以2020年为干预前、2021年为第1阶段干预后、2022年为第2阶段干预后,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该院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为92.38%(3 008/3 256),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分别升高至94.64%(3 740/3 952)、97.34%(3 766/3 869),与干预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第2阶段干预后,在超疗程、未冲管方面较第1阶段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未发现中西药混合输注、溶剂剂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溶剂种类选择不当等问题。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相关不良反应占药品总不良反应的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是第2阶段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在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中运用多学科协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首次化疗后给药,剂量15mg/kg,1次/3周,每次间隔3~5d再给药,共治疗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康莱特注射液,200mL/次,1次/d,连续滴注21d,21d为1个周期,1个周期结束后间隔3~5d进入下1个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糖类抗原125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8+、CD3+、CD4+和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YFRA21-1、糖类抗原125水平、CD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