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男,3岁。因右颌下肿痛、低烧、盗汗1个月于1974年3月29日就诊。体温37.5℃,右颌下肿物鸡蛋大小,皮肤发红,质韧硬,压痛明显,无波动。血白细胞计数1.03×10~(10)/L(10300/mm~3),分叶核中性粒细胞19%,淋巴细胞76%,嗜酸粒细胞4%,嗜硷粒细胞1%。血沉65mm/h。胸透未见“双极形”阴影。4月2日开引流,腔内可见脓液及坏死组织,细菌培养为链球菌坏死组织送病理,为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9岁。右侧偏瘫1年余,颅顶肿物,头痛半年,头痛加剧时常伴有呕吐及意识丧失,尿床。近1个月来病人因间断性昏迷,肿物增大而就诊。2年前左头顶有外伤史。查:左顶部有一半球形肿物约9×9×4cm,质硬,双视乳头水肿,双外展差,右侧肢体肌力Ⅱ级,右侧巴氏征( )。颅  相似文献   
3.
4.
陈爱萍  温博  马从  陈鹏 《江苏中医药》2019,51(10):64-66
目的:观察毫针治疗原发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最终完成病例数27例,对照组最终完成病例数29例。对照组予益气生津散治疗,治疗组予毫针联合益气生津散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欧洲抗风湿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免疫指标及唾液流率、泪液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周、2周、4周后干燥、疲劳、疼痛症状及ESSPR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在治疗1周后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2周、4周后疲劳、疼痛症状及ESSPR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周、2周、4周后干燥、疲劳症状及ESSPRI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及唾液流率、泪液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毫针联合益气生津散能早期有效改善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口干、眼干及疲劳等临床症状,但对免疫学指标及体征方面的改善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脊髓内结核瘤二例史学芳马从王洪崔增学史彦芳任泽光椎管内结核瘤十分少见,单纯髓内者尤为罕见。我们报告2例如下:例1男性,27岁。因双下肢疼痛、无力4个月、大小便失禁2个月入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查体:第10胸椎以下感觉减退,中下腹壁、肛门及提睾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6.
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1980年6月24日因双下肢麻木由下向上发展、走路困难5个月入院。查体:胸1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呈痉挛性瘫痪,双侧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脊髓碘剂造影见颈7处呈杯口状受阻。手术证实颈6~7硬脊膜下髓外有紫红色肿物3×1.5×1cm,全切除。病理报告:脊膜瘤(纤维型伴砂粒小体形成)。1986年5月27日因头疼、视力减退、左面部麻木、左耳聋1年半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7.
颅内蛛网膜囊肿47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颅内蛛网膜囊肿47例报告朱毅,史学芳,杨国瑞,韩世福,刘欣,赵崇智,马从,杨厚泽,朗国林本文总结了三个单位,十年共收治47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性37例,女性10例。年龄2~50岁,平均为26岁。临床症状与体征,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绝经女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绝经女性111例,分为观察组56例,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55例,给予西药萘丁美酮口服0.5 g/次,2次/d,14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绝经女性膝骨关节炎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通督合剂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10例。治疗组给予益肾通督合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痛VAS评分、夜间痛VAS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修订的Schober试验、枕壁距、颈椎旋转度、扩胸度等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ASDAI、脊柱痛VAS评分、夜间痛VAS评分、枕壁距、颈椎旋转度、扩胸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ESR、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有效率82.1%,对照组有效率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通督合剂治疗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优于柳氮磺吡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36岁。间断性剧烈头痛、呕吐伴视物不清40余天,半月来发现左侧肢体无力麻木。查体:双眼外展差,复视,双侧视乳头水肿,左侧肢体肌力Ⅱ级,深浅感觉减退,Babinski 氏征(+)。颅骨平片正常,CT 示右额顶部有边界不清混杂密度区,增强后有不规则强化,瘤内有低密度病灶,周边水肿明显。于1986年4月19日以右额顶部胶质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