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培庭教授潜心钻研中医药防治胆道疾病的临床与科研近50年,首倡“胆病从肝论治”的学术思想,针对胆道肿瘤,提出扶正为先、从肝论治、重视脾肾和软坚消肿、标本兼治等观点,对临床辨治胆道肿瘤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单药与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普外科组织病理学确诊初治晚期胃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序贯法分为卡培他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组(卡培他滨联合组)和卡培他滨单用组(卡培他滨组),4个疗程后比较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率及生活质量改善差异。结果卡培他滨联合组疗效方面与卡培他滨组,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培他滨组不良反应率较高,与卡培他滨联合组比较,在减轻胃肠道反应和神经毒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卡培他滨联合组优于卡培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能显著增加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的首选办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胆囊切除术由传统的开腹手术,逐渐演变为腹腔镜手术。腔镜手术切口小,恢复快,使得越来越多被胆囊炎、胆结石困扰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但无论是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对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仍应细心调护。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肿瘤,死于这种疾病的人数每年全球超过约266,000人[1]。美国癌症协会统计,2018年美国预计新发胰腺癌55440例患者,死于胰腺癌患者达44330例[2]。中国胰腺癌发病率上升至恶性肿瘤的第10位,癌症相关死亡率第6位,在某些区域,发病率为第7位,死亡率为第5位[3]。胰腺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和缺乏早期生物标志物,所以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临床上发现时太多已是中晚期,和处于无法切除的临床分期,从而导致高死亡率。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指外分泌部分的导管上皮来源,约占90%,PDAC位居癌症死亡原因第四位,如果治疗上无重大突破进展的话,2030年可能将上升至第二位[4]。PC总体5年生存率<5%,只有约15%的患者有可能接受“治愈”的可切除PDAC手术,多数的患者表现为无法手术和不可治愈肿瘤,且术后局部和全身复发非常常见,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20~23个月,这给其治疗提出了重大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PDAC管理策略和改善治疗方案。PDAC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和病理表型,因此需要多种模式干预来控制疾病进展。过去许多的努力大多集中于致病因素的证据上,但收效甚微。吸烟、肥胖、长期存在糖尿病、PDAC家族史和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几大危险因素[5]。成人体质量超重(BMI>25 kg/m 2)增加胰腺癌的发病风险,且与早期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6]。糖尿病作为胰腺癌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糖尿病的发病持续时间增加了胰腺癌的风险,而二甲双胍则降低了这种风险[7]。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可能是PDAC潜在的早期迹象,但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8]。几项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与PDA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关系一般发生于慢性胰腺炎后10~20年之间[9]。更早和更好地发现和诊治PDAC为提高该病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基于基因、表观基因和蛋白改变的新型血液生物标志物,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为了加快生物标志物进入临床实践,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提供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希望通过此类生物标记物筛选出高风险处于症状前阶段的患者。未来随着对PDAC生物学行为的研究和了解的进一步深入将为我们直接针对癌细胞和肿瘤的微环境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现将近年来有关PDAC生物学诊断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药剂科是从2005年开始参与会诊工作的,涉及的科室有普外、胆道外科、中医外科、骨科等外科病区以及心内、呼吸、急诊、风湿、肾内、中医示范病区等内科病区,主要涉及的用药问题有抗感染药物的合理选用,止血药、抗高血压药、内分泌等药物的使用以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其中大部分为疑难病例。 以下就我院一例全院会诊的病历进行分析,来探讨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药师在其中可以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胆胶囊对胆色素结石豚鼠胆汁中CRP及黏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雄性豚鼠建立胆色素结石模型,观察清胆胶囊对其成石率、胆囊容积、胆汁中黏蛋白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清胆胶囊组成石率显著降低(P<0.01),胆囊容积明显减小(P<0.05),胆汁中黏蛋白及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P<0.05)。结论:清胆胶囊可降低成石胆汁中黏蛋白、C反应蛋白含量,从而发挥逆转成石胆汁及降低结石成石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胆胶囊对豚鼠胆囊胆色素结石模型的生化学的影响。方法:应用雄性豚鼠建立胆色素结石模型(n=8),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清胆胶囊治疗组(均n=8),观察各组动物之间模型成石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游离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钙离子浓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动物成石数模型组为8/8,正常组为1/8,清胆胶囊组为3/8(P<0.001)。与模型组相比,清胆胶囊组总胆红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清胆胶囊可以通过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和钙离子含量逆转成石胆汁,发挥防治胆色素结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清热通下法对急性胆道感染大鼠肝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清热通下法对急性胆道感染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制成急性胆道感染模型,分成A组(模型组)、B组(中药治疗组)、C组(抗生素治疗组)、D组(胆总管结扎组)、E组(假手术组)。于手术第3天取材,做肝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A组的凋亡细胞数值明显增高,B组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小于其它各组。结论:采用清热通下法对急性胆道感染大鼠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梗阻性胆管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发生机制及清热通下中药锦红片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建立急性梗阻性胆管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n=8)、锦红片治疗组(n=8)和单纯胆管梗阻组(n=8),检测血浆IL-2,CD_3~ ,CD_4~ ,CD_8~ ,内毒素,胸腺指数,胸腺细胞凋亡指数及电镜下观察胸腺的超微结构及凋亡.结果:模型组IL-2,CD_3~ ,CD_4~ 和胸腺指数显著低于治疗组和单纯胆管梗阻组(IL-2:28.5±3.0 ng/L vs 33.9±3.6 ng/L,39.6±2.2 ng/L,P<0.05,P<0.01;CD_3~ :54.5%±5.5% vs 70.7%±4.8%,66.3%±7.1%,均P<0.01;CD_4~ :34.5%±8.3% vs 44.2%±3.3%,44.5%±4.2%,均P<0.01:胸腺指数:0.89±0.18 vs 1.10±0.13.1.12±0.24,均P<0.05),CD_8~ 3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血浆内毒素和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治疗组和梗阻组(内毒素:0.85±0.14 Eu/mL vs 0.53±0.10 EU/mL,0.49±0.11 EU/mL,均P<0.01;凋亡指数:25.7±5.1 vs 15.8±5.5.9.0±3.1.P<0.05,P<0.01),模型组胸腺可见较多典型的凋亡细胞,结果显示经中药干预治疗后,免疫功能、内毒素血症和胸腺细胞凋亡有所改善,接近单纯胆管梗阻组水平.结论:梗阻性胆管炎大鼠存在免疫功能降低,胸腺细胞异常凋亡.锦红片对维持免疫机能的稳定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朱培庭治疗肝病善用肉桂的经验,主要理论依据:木得桂而枯,谈其沿革及临床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