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云浮市2015-2019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 FI)的发生特征和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云浮市2015-2019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EFI发生情况.结果 云浮市2015-2019年共报告AEFI个案578例,报告发生率8.69/10万剂次.主要发生在5-8月份,共281例,占报告总数的48.62%;年龄以0岁组为主,共217例,占37.54%.90.83%的AEFI病例发生在接种疫苗后24h内.除2015年48 h内报告率、调查表及时报告率和2016年48 h内报告率不达标,其余各年份各指标均达到国家AEFI监测方案的要求.一般反应359例,占62.11%;异常反应192例,占33.22%.报告病例数涉及的的疫苗主要是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EV-L);99.48%的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云浮市AEFI监测工作运行良好,预防接种安全.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2012年夏季广东省罗定市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因素,为今后地区性病毒性脑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288例病例分布于罗定市21个乡镇,罹患率为23.37/10万,各乡镇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46,x2=0.00);首发病例发生在2012年4月19日,发病高峰期为5月份,至7月上旬疫情平息;发病人群中男性187例,女性101例,男女比例为1.85:1,发病年龄从4月龄至31岁,以3-8岁为主。288例病毒性脑炎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病情普遍较轻,预后良好。45份患者脑脊液、血清和粪便等肠道病毒阳性标本检出埃可30型病毒核酸阳性18份,埃可9型病毒核酸阳性1份。结论2012年夏季广东省罗定市病毒性脑炎的流行主要由肠道病毒埃可30型引起,今后应加强对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1 - 2016年云浮地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进化特征及抗原表位变异特征。方法 收集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通过MDCK细胞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按时间顺序选取19株云浮地区新甲型H1N1流感毒株,对HA基因进行测序。与Genbank中13株参考毒株相应序列比较,用BioEdit5.0、MEGA6.0软件构建HA基因系统进化树,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氨基酸位点变异分析。结果 19株毒株HA核苷酸序列高度相似;进化树可分为三大分支,各具基因特征。在19株毒株HA中发现45个氨基酸位点变异,其中有6个高频变异位点:P100S 、S202T/N、S220T、I338V、E391K、S468N;发生在抗原决定簇上的变异位点有位于Sa区的N142S、G172E、S179N、K180Q,Sb区的S202T/N和Ca区S220T;2016年分离的3株毒株中,抗原决定簇发生了Sa区S179N和K180Q、Sb区S202T和Ca区S220T变异。结论 云浮地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HA蛋白在某些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抗原决定簇Sa、Sb 和Ca区的氨基酸位点发生了变异,2016年云浮地区可能出现了新甲型H1N1流感新变异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的社区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96名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护理。指导患者监测血压、按时服药,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控制饮食。结果:9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临床常规规范化降压、药物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血压控制理想,显效76例,有效16例,无效4例。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能更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彭力荇  张华  雷洁贞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1):1374-1377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云浮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总结流感流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设立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每周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采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或实时荧光RT-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用血凝抑制试验或实时荧光RT-PCR进行病毒亚型鉴定。 结果 2010-2014年共采集咽拭子标本11 723份,流感阳性986份,阳性率8.4%,各年份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6%、1.6%、10.5%、4.7%、12.7%和8.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61,P=0.00)。阳性标本中A1(H1N1)占0.4%(4/986),A3(H3N2)占36.8%(363/986),新甲型H1N1占27.1%(267/986),Bv占22.9%(226/986),By占12.8%(126/986)。0~岁、5~岁、15~岁、25~岁和>60岁组间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P=0.00)。2010年流感检出高峰出现在3-9月,2012年在1-3月,2013年在3-6月和12月,2014年在1-4月和6-7月。 结论 云浮市流感以混合流行为主,每年流行优势株均有不同,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1-7月活动性强,存在冬春季和夏季两个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云浮市2006-2012年恙虫病疫情资料,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云浮市2006-2012年恙虫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云浮市全市共报告恙虫病例567例,死亡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42/10万,2006-2012年各年报告发病率依次为0.13/10万、0.26/10万、2.70/10万、2.67/10万、3.30/10万、5.21/10万和9.54/10万,发病率逐年升高。5-11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主要集中在云安县(346例)和云城区(176例),所报告病例数占总数的92.06%;男性247例,女性320例,男女性别比为1∶1.30;4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报告病例数472(占83.25%);职业以农民为主报告病例数498(占87.83%)。结论云浮市恙虫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建议加强恙虫病的监测,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以降低发生恙虫病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云浮市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与季节消长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伊蚊幼虫密度,诱蚊诱卵器法监测伊蚊成蚊密度,应用相关关系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与蚊虫密度的关系。结果 2015—2016年3—11月份布雷图指数为2.63~6.38,伊蚊诱蚊诱卵指数为2.34~8.14;布雷图指数(BI)与诱蚊诱卵指数(MOI)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r=0.666 5,t=3.575 8,P<0.01),伊蚊密度与月平均气温呈正线性相关(BI:r=0.648 3,t_r=3.406 1,P<0.01;MOI:r=0.712 5,t_r=4.061 8,P<0.01),伊蚊密度与前1个月降水量呈正线性相关(BI:r=0.615 4,t_r=3.122 8,P<0.01;MOI:r=0.568 2,t_r=2.761 7,P<0.05),伊蚊密度与前1个月日照时间呈正线性相关(BI:r=0.485 9,t_r=2.223 8,P<0.05;MOI:r=0.483 4,t_r=2.208 7,P<0.05),与月平均气压呈负线性相关(BI:r=-0.480 8,t_r=2.193 1,P<0.05;MOI:r=-0.629 4,t_r=3.239 8,P<0.01),与月平均相对湿度(BI:r=-0.135 1,t_r=0.545 2,P>0.05;MOI:r=-0.629 4,t_r=3.239 8,P<0.01)和月平均风速(BI:r=-0.164 8,t_r=0.668 5,P>0.05;MOI:r=0.036 2,t_r=0.144 7,P>0.05)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云浮市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夏秋季较高,与气候因素相关,与月平均气温有正线性相关,与月平均气压有负线性相关,月定时降水量和月日照时间对蚊虫密度有滞后正效性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