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高危患者能耐受等优点,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方法。尽管如此,其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笔者现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例 1 男 ,32岁。因左侧腰部胀痛 2年加重 1月入院于 1995年 12月 2 8日。患者近两年反复出现左侧腰部钝痛或胀痛 ,冬季较夏季明显 ,且常有尿频及尿道灼热感 ,多次小便常规发现脓球或镜下血尿 ,经抗感染治疗上症可缓解 ,但停药后又复发。入院前 1月腰痛明显加重 ,并向左上腹放射。B超示左肾囊性变 ,IVU左肾显影延迟及中至重度积水 ,右肾形态正常 ,膀胱显影见左侧壁输尿管开口区域有直径约 2cm圆形充盈缺损区 ,CT见左肾上极皮质变薄 ,中下极皮质厚约 2 5~ 3cm ,所属肾盂肾盏不规则扩张 ,不全性双输尿管畸形 ,L5平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的治疗效果和优势。方法7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34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中转为开腹手术切除。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好,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创口恢复时间快,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痛苦小,属于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张栋梅  陈苏杭 《安徽医药》2005,9(11):814-814
人工流产中部分病人疼痛严重,不能配合手术,对人流产生恐惧感.本文将双氯酚酸钠肛塞用于人工流产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地偶发性6例鹦鹉热肺炎患者的影像表现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鹦鹉热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及CT资料。结果:6例中3例为一家三口聚集性发病,另外3例为个体发病。其中1例伴多种基础性疾病,治疗无效后死亡。6例影像表现相似,但由于进展期不同略有差异。X线胸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大片肺实变影,边界模糊,形成白肺。CT表现为非典型肺炎征象。结论:鹦鹉热肺炎的临床及影像表现虽特异性较差,但有一定特点,结合接触史、实验室检查可确诊;采用二代宏基因测序(mNGS)技术进行快速诊断也是鉴别鹦鹉热肺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少见类型,其来源于卵巢黄素化的卵巢间质细胞、卵巢门细胞或肾上腺皮质残迹的肿瘤,是一类全部或绝大部分由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构成的卵巢肿瘤。本文报道2021年10月14日丽水市中心医院1例有多毛男性化特征临床表现的青年未婚未孕女性,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临床罕见卵巢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此例患者与以往文献报道的患者血清睾酮异常不同,激素水平正常,本文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征象,旨在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早期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因进展期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以及营养学相关指标。结果 EN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均短于P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学相关指标EN组亦优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既能改善营养状态,又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肠内营养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9岁,近10年反复尿频,约每小时1次,量100ml左右,偶伴尿痛,排尿时出现心慌心悸,四肢苍白,头昏多汗,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全身乏力,闭目休息或平卧数分钟即可缓解。体检无异常发现,1992年8月28日觉下腹部不适,B型超声波示膀胱壁占位性病变,膀胱充盈、挤压时血压可升至25.3/18.7 kPa,尿后休息一会,降为18.7/12 kPa。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残胃再发癌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残胃再发癌23例行残胃全切除术,分析其疗效及生存期。结果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其余术后恢复良好。存活6个月1例,7~12个月7例,2 a 12例,3 a 2例。结论残胃全切除术是残胃再发癌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