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影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生存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三种介入治疗方法对原发肝癌生存因素的影响。方法:应用Cox回归模型对29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3项指标中筛选出对生存影响显著的6项因素。按其对生存影响的大小排列分别为:肿瘤大小、二步切除、肿瘤数目、动静脉瘘、门脉癌栓和介入次数。结论:二步切除和介入次数为保护因子,能延长生存期。其余4项为危险因子,可缩短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术中超声引导切除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术中超声引导技术切除 65例女性患者 83处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 (nonpalpablebreastlesions ,NPBL) ,并对切除新鲜标本超声扫描确定NPBL是否已切除。 48处采用放射状切口 ,3 5处采用乳晕旁切口。切除标本最大直径10~ 3 0mm (平均 17 5mm) ,标本NPBL最大直径 5~ 17mm (平均 10 7mm) ,超声NPBL最大直径 6~ 19mm (平均11 9mm) ,NPBL的超声最大直径与标本最大直径呈高度一致 ,P <0 0 0 1。 83处NPBL首次切除标本中 ,4处超声未探及病灶 ,立即再切除获得成功。病理检查 :良性 78处 ,分别为 61处纤维腺瘤 ,5处管内乳头状瘤 ,12处纤维囊性乳腺病 ;恶性 5处 ,其中 2处为病理早期癌。恶性 5例追加改良根治术乳房标本无癌组织残留。良性患者术后 3~ 10个月随访 ,乳晕旁切口较放射状切口瘢痕更轻微 ,超声未发现复发病灶。初步研究的结果提示 ,术中超声引导切除NPBL是一种准确可行的手术方法 ,可以发现早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3.
陆云飞  覃新干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3):193-195
 目的 用60 钴 (60 Co)照射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转导的人肝癌细胞 (BEL 74 0 4 TNF细胞 ) ,用于制备一种肿瘤疫苗。方法 用不同方式及不同剂量的60 Co照射BEL 74 0 TNF细胞及未转基因的BEL 74 0 4细胞 ,观察照射后细胞增殖情况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分泌量。结果 经 80Gy 60 Co连续分量照射的BEL 74 0 TNF细胞增殖能力丧失 ,但仍然生存并能持续分泌TNF α2周以上 ,细胞在 3周内全部死亡。结论 用60Co照射BEL 74 0 4 TNF细胞制备肿瘤疫苗是可行的 ,80Gy 60Co连续分量照射可能是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症状、超声图像、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例为孕囊型,21例彩环型,6例包块型。术中均见妊娠侧输卵管增粗,呈紫兰色,但均未见破口。肉眼和病理均见绒毛组织,超声诊断符合率93.5%(43/46),3例宫内见“假孕囊,”经刮宫术、病理均未见绒毛组织。结论: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可确诊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消黄方对进展期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硬化的干预作用. 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24只).腹腔注射DMN 4周制备肝硬化模型.造模2周末取正常和模型大鼠各3只做药前观察,其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消黄方组、三氯化钆组和模型对照组(各7只);消黄方组于继续造模同时每天给予消黄方煎出液灌胃2周;三氯化钆组予三氯化钆每周2次(7mg/kg)尾静脉注射.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观察大鼠的死亡情况,体重、肝脏大体形态、肝功能、肝脏及脾脏重量、肝脏组织学变化等.结果 DMN造模2周,大鼠肝脏呈现明显的纤维化,造模4周大鼠肝硬化形成.与正常组相比,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随造模时间呈梯形增加;而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随模型进展逐渐降低;4周时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消黄方组显著降低血清ALT、AST、ALP活性及TBiL含量(P<0.05或P<0.01),显著提高血清TP及ALB含量(P<0.01).消黄方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和胶原染色,三氯化钆无此显著作用.结论 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用的消黄方显著干预DMN诱导大鼠肝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BRCA1基因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突变情况,探讨BRCA1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SSCP(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analysis)分析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65例散发性乳腺癌BRCAI第2,3,5,8,10,12,13,14,15,16,17,18,19,20和21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65例中共检测出4例突变,其中1例为5外显子的错义突变(287A〉T),1例为12外显子的错义突变(4285G〉A),1例为17外显子的错义突变(5115T〉C),1例为18外显子的错义突变(5206T〉A)。乳腺癌BRCA1的基因突变率为6.2%(4/65)。结论 BRCA1基因突变与散发性乳腺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消黄方对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过程中肝脏巨噬细胞及促炎相关因子的干预作用。 方法: 每周3 d连续腹腔注射DMN(10 mg·kg-1),4周后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2周末将DM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消黄方组(每组10只),造模第3周起消黄方组大鼠造模的同时每天给予消黄方1.73g·kg-1,灌胃至4周末,模型大鼠每天给予双蒸水。留取肝组织样本及血清,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 (IL-1β)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CD68主要分布在肝窦,小叶间也有零星分布,DMN造模后CD68呈强阳性表达;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DMN造模4周CD68表达显著显著升高(P<0.01);肝脏TNF-α和IL-1β mRNA与CD68表达一致。与模型相比,消黄方显著抑制CD68及TNF-α及IL-β mRNA表达(P<0.01或P<0.01))。 结论: 消黄方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其是发挥抗DMN肝纤维化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a(TNF a)诱导Graves病甲状腺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表达在Graves病 (GD)发病关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检测 5 0例Graves病患者TNF a,并检测对照组对Fas表达的影响。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液中的sFas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Fas/sFasmRNA检测采用半定量RT PCR法。结果 含有TNF aGD组细胞凋亡率为 92 6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凋亡率 (36 0 % ) (P <0 0 1)。其含有TNF aGD组甲状腺细胞sFas、Fas/sFasmRN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TNF a诱导Graves病甲状腺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sFas、Fas/sFasmRNA有一定水平的表达 ,这些改变可能是TNF a破坏甲状腺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纳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50例,均于入院第1天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胸部CT、中医证候特征、舌象、脉象等信息;并依据《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进行分析辨证。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居多,男女比为1.27∶1;74%的患者有武汉/湖北旅居史,20%的患者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胸部CT以多肺叶病变为主,白细胞未见明显升高,多见淋巴细胞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半数以上患者伴有发热(84%)、咳嗽(62%)、乏力(62%)、纳差(58%)、口干(56%)、腹泻(56%)、自汗(54%)症状;舌象以淡红舌或红舌为主,多见腻苔(68%)、白苔(74%)。证型以湿毒郁肺证为主(82%),少数患者表现为热毒闭肺证(18%);其中湿毒郁肺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热毒闭肺型患者(P=0.002),而湿毒郁肺型患者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热毒闭肺型(P=0.02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湿毒郁肺型为主,符合中医湿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组织学特征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笔者应用专利蓝或锝99m标记的大分子右旋糖苷(99mTc-DX)为示踪剂成功显示20例乳腺癌患者的SLN。术中先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应用常规病理(HE)、免疫组化(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结果示,20例患者共找到腋窝淋巴结254个,其中SLN48个,NSLN206个。常规病理证实3例患者7个前哨淋巴结有癌转移,NSLN206个均无癌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到7例患者11个SLN CK-19表达阳性,2个NSLN表达阳性。RT-PCR检测CK-19mRNA14例患者30个SLN和22个NSLN表达阳性。提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