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迁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学优秀的医学观点和在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康复医学及养生学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育往往具有只是单纯注重中医学书本知识的讲授,却很少探讨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对中医学临床实践重要性等特点。因此,中医教学的改革创新在西医院校中实行的迫切性及深远意义也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临床上诊断为肾、输尿管结石病的病例有增多趋势。我们自1983年~199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共收治本病42例,获满意疗效,现简要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肾、输尿管结石42例,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36岁;单纯肾结石2例,肾及输尿管结石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1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4例;结石最  相似文献   
3.
消炎利胆片 (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生产 )主要成分为穿心莲、苦木、溪黄草等 ,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胆道炎、肝胆结石并发感染。笔者用来治疗泌尿系结石 8例获较满意疗效。现举验案 2则 ,以资佐证。1 右肾多发性结石案金某 ,男 ,4 5岁。以“右肾区发作性绞痛 2个小时”为主诉而就诊。该患于半月前单位体检时经 B超检查发现右肾多发性结石 ,最大为 0 .7× 0 .8cm,尚未经治疗。2小时前突然出现右肾区绞痛 ,并呈发作性 ,伴有尿频急涩痛。右肾区有叩击痛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滑数。尿 RBC:2 0~ 30个 /视野 ,WBC:7~ 8个 /视野。临床诊断 :右肾…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facialPalsy)相当于中医学的口僻,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有关中药治疗本病的报道较多,笔者在1996~1997年于门诊工作时,采用拟定的中药处方,随机收治坚持中药治疗的病人52例,通过分析,认为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最/J‘16岁,最大67岁,其中以25~39岁居多,为39例;病程最短则,最长sd。2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以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神经病学队第二版)的临床表现作为诊断标准,并通过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胆咳探微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k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吸烟等问题日益严重,使COPD发病率逐渐升高,而引起全球重视。COPD并发少量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故我们在1997~2003年间采用耳穴埋针法治疗COPD并少量咯血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底积夜(infrapulmonary effusion)也称肺下性积液。原指在X线检查时发现的聚集于肺底与膈肌之间的胸腔积液。多为单侧,以右侧多见。因液体将肺下缘向上推移,其上缘呈圆顶状,易误为膈肌升高。如肺底积液在左侧,可见充气的胃泡和肺底之间的距离增加。患侧形似横膈的弧形面之最高点在中外1/3交界处,肋膈角变浅。如疑为肺底积液,可采用平卧前后位或侧卧位患侧X线水平投照,肺底积液多可坠沉背部胸腔,使整个患侧胸腔密度均匀增加,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oathic facial palsy)相当于中医学的口僻,是指原因不明,由于茎乳突孔内神经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Bellpslsy)。’年发病率为26~34/10万,患病率为258/10万。有关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报道较多。我们于1996~2003年运用拟定的中药处方,随机收治能够坚持单纯服用中药的病人12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滋阴疗法曾滥觞于历代古典医籍中。自《内经》以降,下迄仲景、丹溪、景岳诸贤哲,其论滋阴者,都有精辟的论述。《黄帝内经》:“损者益之”、“虚者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王太仆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从而为滋阴疗法确立了基本法则。汉代张仲景根据外感六淫阴阳胜复的特点,认为伤寒之邪不但可以化寒伤阳,亦可化热伤阴,故在温热救阳的同时,也重视益阴护津,并将养阴方药巧妙化裁于其它治法当中,为养阴法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治疗胃扭转的疗效。方法应用《伤寒论》之旋覆代赭汤随机治疗胃扭转40例。结果治愈率为82.5%,尤以服用3剂及6剂时为著,增加用药剂量未见有增加治愈率的趋向。结论旋覆代赭汤是胃扭转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