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神经安定镇痛结合穴位电刺激在人流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及预防或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生的有效性。方法:将18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治疗组应用氟芬合剂半量,同时穴位电刺激5min后行人工流产;针刺组应用穴位电刺激5min后行人工流产术;人流组则按传统方法行人工流产术。分别观察3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果:神经安定镇痛结合穴位电刺激和单纯穴位电刺激均可有效预防或降低人流患者的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且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中前者的效果更好。结论:神经安定镇痛结合穴位电刺激用于人工流产具有镇痛效果好,有效预防或降低人流综合征,安全、经济、简单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甲状腺肿在我市是一种涉及范围广,患病人数较多的地方性疾病,我市地甲病在1981年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后,一直大力推行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措施,使妇女注射碘油和口服碘油胶丸,对7—14岁儿童进行补碘等综合防治措施。1984年开始选三个点、进行监测分析,现将八年监测结果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在人工流产过程中的镇痛作用及预防或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应用穴位电刺激预刺激5min后改用治疗频率,同时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60例则用传统方法行人工流产术。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中的血压(收缩压)、心率及术中、术后恶心和呕吐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2组比较,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收缩压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和减轻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具有安全、经济、简单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 地方性甲状腺肿在我市是一种涉及范围广,患病人数较多的地方性疾病,我市地甲病在1981年达到国家基本控制标准后,一直大力推行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治措施,使妇女注射碘油和口服碘油胶丸,  相似文献   
5.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 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表现。方法:利用MRI对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3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患者共发现59侧股骨头出现缺血性坏死。坏死股骨头表现为39侧T2WI股骨头负重区出现外围低信号环绕内圈高信号,即“双线征”,而T1WI无异常或线样低信号;40侧股骨头出现囊性变,26侧股骨头出现塌陷,36侧坏死股骨头合并滑膜增厚及腔内积液。结论:核磁共振在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病变以及确定坏死的部位及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X线、CT及核素扫描。核磁共振在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面瘫在临床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将自己的治疗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芬合剂结合穴位电刺激在人流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及预防或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生的有效性。方法:将9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组应用氟芬合剂半量,同时穴位电刺激5min后行人工流产术;针刺组应用穴位电刺激5min后行人工流产术;人流组则按传统方法行人工流产术。分别观察3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果:氟芬合剂结合穴位电刺激和单纯穴位电刺激均可有效预防或降低人流患者的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且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中,前者的效果更好。结论:氟芬合剂结合穴位电刺激激用于人工流产具有镇痛效果好、可有效预防和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在螺旋CT及MRI上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MRI、螺旋CT检查,并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观察。结果:MRI及螺旋CT可清晰显示破口位置、内移的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MRI及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