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药症相应,探讨历代本草治窍思路,以指导临床辨治用药。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中本草类的全部文献数据,涉及本草著作76部,涵盖汉至明清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存世的本草著作,收集整理其治窍的本草信息,依照《中药学》(第十一版)及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筛选纳入的本草进行性味归经统计分析,以治窍病机要素进行分类统计,提取各类本草的辨治论述内容。结果:在76部历代本草专著中,筛选出93味治窍本草。在治窍本草性味归经上,药性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寒性、平性等;药味以辛味为主,其次为苦味、甘味等;归经以肺经为主,其次为胃经、心经、肝经、脾经、肾经等。在以治窍病机要素本草分类中,可划分为风邪袭扰、浊阻气滞、水湿停滞、血瘀络阻、火热毒损、正虚寒凝六类病机要素。结论:治窍辨治用药以祛风散邪药、化浊行滞药、利水渗湿药、活血通络药、清热泻火药、补虚散寒药为主,且互相联合运用;祛邪通利、补虚泻实为治窍辨治主要特点,符合窍失空灵、邪阻正虚的生理功能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2.
防风为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之要药,临床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风寒湿痹、疮疡初起等证型,已为医者悉知,但对其治疗泄泻尚缺乏全面认识。故通过对古今配伍应用防风治疗不同病因导致泄泻的论述进行梳理研究,以探讨其作用特点与机理。认为防风治疗泄泻主要具有祛风解表、祛湿止泻,风能胜湿、燥湿止泻,升发清阳、健脾止泻,散肝醒脾、缓急止泻,健脾利湿、消导止泻等方面特点,而散邪升阳散肝舒脾以止泻为其作用机理,临床治疗泄泻可通过合理配伍防风增强疗效,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VD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建库至2022年5月1日治疗VD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筛选出的中药复方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功效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通过检索与筛选,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药复方67首,涉及197味中药,药物总频次548次。药物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分别是川芎、石菖蒲、丹参、黄芪、三七、人参、当归、天麻、淫羊藿、远志。药物性味归经方面,药性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平性、寒性等;药味以甘味为主,其次为苦味、辛味等;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等。药物功效以润肠通便、滋阴养血、强筋壮骨、祛风止痛、安神益智、活血祛瘀等使用频次较高。药物关联中高频药物组合有“川芎→黄芪”“黄芪→石菖蒲”“丹参→石菖蒲”“丹参→川芎”“远志→石菖蒲”等。药物聚类可将使用频次≥8次的18味高频中药聚类成6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治疗VD的核心组方为黄芪、川芎、丹参、三七、石菖蒲、远志、熟地...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药学有悠久的历史,内含丰富的临床经验,博大精深的理论。其理论和经验大多来源于临床实践、想象、顿悟等形象思维,其中天地人一体形象思维是其重要的思维模式之一,是说明生命和疾病的最高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天地人一体形象思维,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医药学博大精深的内涵,而且有利于培养中医学生的思维能力、临床能力。现将天地人一体形象思维刍议如下。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实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认为多系统萎缩病机本源为本虚标实,因虚致实,综合病机为脾肾亏虚、肝郁邪阻,基本病机为肾虚髓空、脾虚失运、肝郁失达、邪气内阻;临证治疗当遵循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的原则,具体论治当补肾填精、培元固本,健脾益气、强肌化源,疏肝解郁、调畅气血,辨证祛邪、补虚泻实;临证选方用药可参考肉苁蓉丸、补中益气汤、柴胡疏肝散、越鞠丸、栀子豉汤等辨证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6.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是一种复杂精神疾病,以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循环、交替、反复出现为症状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现有以心境稳定剂及抗精神药物为主的药理学及非药理学治疗方式效果欠佳且副作用多。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医疗法,恰契合因机体复杂性而引发疾病本质,在BD防治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本文总结归纳了BD的中医学认识、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BD的内治法与外治法应用,详细阐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方药配伍,总结了情志护理、针灸疗法、八段锦、耳穴贴压、拔罐等多种特色疗法,发现中医药治疗BD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率低。同时探讨了目前中医药治疗BD存在的弊端及不足,促使中医药治疗更加科学化、严谨化、多样化,为中医药临床提供更多选择,为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采用角叉菜胶(Ca)、角叉菜胶联合干酵母菌(Ca+Yeast)、角叉菜胶联合脂多糖(Ca+LPS) 3种不同方式,筛选并建立瘀毒互结证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包括正常组、Ca组、Ca+Yeast组、Ca+LPS组。Ca组、Ca+Yeast组、Ca+LPS组于造模首日经腹腔注射Ca 10 mg·kg-1。Ca+LPS组于第2天经腹腔注射LPS 50μg·kg-1,Ca+Yeast组于第2天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悬液2 mg·kg-1。造模后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肛温变化情况;在造模后24 h,观察各组大鼠中医证候宏观评价指标舌象、脉象、黑尾长度,采用PeriCam PSI血流灌注散斑成像仪检测大鼠尾端血流灌注量,利用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各组大鼠全血黏度值及血浆黏度值,PL-12型血小板功能检测仪检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6的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脑组织和肺组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阴虚内热型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并论述模型评价的合理性,多维分析mRNA差异表达基因以期探究百合地黄汤治疗阴虚内热型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信号通路及关键作用靶点。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百合地黄汤组、知柏地黄丸组。以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UMS)联合温热类中药造模方法构建阴虚内热型抑郁症模型,给予百合地黄汤治疗,氟西汀为阳性药,知柏地黄汤作为阴虚内热阳性药。通过检测各组大鼠的宏观基础状况、行为学表现和生化因子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利用mRNA测序结果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分析关键基因,探究百合地黄汤治疗阴虚内热型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结果 从基础状况、行为学测试、能量代谢、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6个方面对比表明模型构建成功。百合地黄汤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炎症免疫系统相关通路明显改善阴虚内热型抑郁症,PPI网络关键基因为Fos,Epha8,Npy2r,Htr2c,Nr4a1。结论 该实验在中医辨证论治及病因病机学说指导下,建立符合百合病情志症状表征的阴虚内热型抑郁症动物证候模型及评价体系。通过分析mRNA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及百合地黄汤干预阴虚内热型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系统梳理和分析与中医“瘀毒”理论相关的文献,探讨瘀毒理论当前的研究动态和热点,以期提供更多富有临床价值的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瘀毒”“毒瘀”“瘀毒证”“瘀毒互结”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EXCEL 2019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7.2绘图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共纳入526篇文献。近5年,“瘀毒”理论发文量达到高峰;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发文量最多的杂志是《辽宁中医杂志》;文献研究类型以综述和理论探讨为主;瘀毒理论涉及的现代疾病众多,其中研究热点疾病为肿瘤和心血管疾病;“虚瘀毒”为当前瘀毒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内容。结论 中医瘀毒理论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未来研究应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使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相互补充,共同阐释“瘀毒”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临床提供更多富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张允岭教授运用六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经验。认为GAD病机可为少阳郁滞,枢机不利;或阴阳失衡,厥阴风动;或脾虚失运,湿浊困阻;或营卫失调,表里相兼;或阴血亏虚,虚热内扰;或痰热诸邪,内扰诸脏;且临床上诸病机多有兼夹。临证相应以舒达少阳气机、平息厥阴风动、健运太阴脾土、调和表里营卫、滋阴养血宁神、清解痰热诸邪六法为治,收效显著。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