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传统抗癫痫药物在控制癫痫发作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具有多种本身无法避免的缺陷包括药效局限和毒副作用,特别是毒副作用尤其是认知毒性严重降低患者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可见弥补传统抗癫痫药物的药效局限并克服其毒副作用对癫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已有研究证明,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抗癫痫和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探索了人参皂苷与传统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能否产生较各自更优良的抗癫痫药效,并降低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首先用戊四氮诱导的小鼠急性癫痫模型观测了人参皂苷对常用一线抗癫痫药物包括拉莫三嗪、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的增效作用,结果发现人参皂苷可非常显著地增强拉莫三嗪的抗癫痫活性,表现为延长癫痫发作潜伏期、降低癫痫发作级别和大发作发生率,但对其它3种抗癫痫药物的抗癫痫作用未见显著加强作用。用异烟肼小鼠急性癫痫模型和硫代氨基脲小鼠急性癫痫模型进一步证实了人参皂苷对拉莫三嗪的抗癫痫增效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主要抗癫痫指标包括癫痫发作潜伏期、癫痫发作级别和大发作发生率,人参皂苷联合拉莫三嗪组均显著优于模型组、人参皂苷组和拉莫三嗪组;于硫代氨基脲小鼠急性癫痫模型,对人参皂苷和拉莫三嗪的协同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二者协同抗癫痫指数(CI值)为0.34302,表明人参皂苷和拉莫三嗪具有非常显著的协同抗癫痫作用。在人参皂苷对拉莫三嗪和苯妥英钠的减毒研究中获得预期研究结果:与临床上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毒副反应高度一致,拉莫三嗪可导致显著的皮炎和运动毒性,苯妥英钠和拉莫三嗪均能明显降低学习记忆能力;人参皂苷对拉莫三嗪引起的运动毒性、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和皮炎以及苯妥英钠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以上研究结果提示,人参皂苷在加强拉莫三嗪的抗癫痫作用及降低传统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重复制动应激对雌性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重复应激对雌性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更年期动物卵巢功能的变化,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方法选用性成熟雌性大鼠每天制动应激 1次,连续 15 d,通过阴道涂片观察性周期变化,同时观察血浆雌二醇及孕酮水平的变化.结果 重复应激可引起雌性大鼠卵巢功能紊乱或减退,性周期表现为延长或无生理规律或无性周期交替而持续处于间情一期;卵巢分泌雌二醇功能减退,分泌孕酮功能明显紊乱,性周期中各阶段血浆雌二醇水平显著降低和 /或生理周期失常或消失,孕酮水平显著升高和生理分泌模式失常,部分动物血浆孕酮水平向更年期动物变化.结论 应激可诱导卵巢功能紊乱和退化,此模型适用于防治女性卵巢功能紊乱和退化性疾病的药物药效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为丰富的细胞类型,其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调控中枢神经递质的稳态,从而在维持中枢神经兴奋性和抑制性平衡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星形胶质细胞这种功能对调控胞外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和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尤为突出,即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谷氨酸-谷氨酰胺-GABA循环对正常状态下抑制性和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避免因胞外谷氨酸蓄积造成的兴奋性毒性同样不可或缺。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紊乱如谷氨酸转运体、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的减少可损伤或削弱星形胶质细胞调控神经递质的功能,可表现为胞外谷氨酸水平升高同时伴有GABA水平降低,这种病理改变与癫痫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递质的调控及与癫痫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的抗抑郁作用,探讨其抗抑郁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悬尾(tail suspension test)和强迫游泳(forced swim test)建立急性应激模型,选择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方法建立长期抑郁模型。同时给予人参皂苷Rg1(5,10,20 mg·kg-1·d-1)和度洛西汀(10 mg·kg-1·d-1),观察Rg1的抗抑郁作用。结果:在急性应激实验中,Rg1三个剂量组(5,10,20 mg·kg-1)均能够显著降低动物的不动时间。慢性应激后,采用强迫游泳和糖水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与模型组相比,Rg1三个剂量均能够显著降低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增加糖水偏好实验中的糖水消耗百分比,延长动物的睡眠时间。机制研究证明,Rg1可抑制PDE4引起cAMP的累积,进而激活cAMP介导的抗抑郁信号转导途径,还可增加雄激素水平,而雄激素又能拮抗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和增加基础突触传递。此外,增加突触新生也是抗抑郁的重要机制。结论:人参皂苷Rg1对小鼠急性应激和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行为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释放、减少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加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以及增强突触可塑性来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海马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马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参与静息状态下HPA轴昼夜节律的调节,而且参与了HPA轴应激反应的负反馈调节。在静息状态,糖皮质类固醇激素(GCS)与海马中TypeⅠ结合,抑制HPA轴功能,形成HPA轴功能节律的波谷期。在应激状态,HPA轴功能亢进,GCS过度分泌,高水平的GCS与海马中TypeⅡ结合,可阻止HPA轴过度的应激反应,从而起着关闭HPA轴应激反应的作用。应激或外源性应激水平的GCS选择性损伤海马可使海马对HPA轴功能的抑制性调节作用减弱,导致HPA轴功能长期亢进,从而引发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促进机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激和去卵巢造模对小鼠行为活动的影响 ,并观察中药复方Ⅰ对其的防治作用。方法 :本研究首次采用应激和去卵巢造模观察对小鼠睡眠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间、爬绳时间及活动次数的影响 ,观察中药复方Ⅰ对其的防治作用。结果 :单纯应激、单纯去卵巢以及应激与去卵巢对小鼠睡眠、耐常压缺氧、爬绳及活动次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应激与去卵巢比单纯应激、单纯去卵巢对小鼠的影响更为强烈。应激和去卵巢可致小鼠睡眠障碍加剧 ,其睡眠潜伏期延长 ,睡眠时间缩短 ;常压缺氧存活时间缩短 ,爬绳时间缩短 ,小鼠活动次数增加。结论 :应激能使去卵巢小鼠对外界环境改变的敏感性增强 ,与目前临床更年期综合征发病机制相符。由酸枣仁、知母等药组成的中药复方Ⅰ可改善应激与去卵巢小鼠的睡眠 ,缩短小鼠入睡潜伏期 ,延长小鼠睡眠时间 ;能增加小鼠体力 ,使其耐常压缺氧存活时间延长 ,爬绳时间延长 ;还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可使小鼠活动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激对成年雄性小鼠行为活动、交配能力及睾丸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电刺激对雄性小鼠进行应激。观察应激对小鼠睡眠时间、自主活动、交配能力及睾丸中SOD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应激可致雄性小鼠睡眠及交配能力发生障碍;自主活动次数增加;睾丸中SOD水平降低,MDA含量升高。益肾方可对抗因应激造成的成年雄性小鼠行为活动、交配能力及睾丸中SOD及MDA含量的变化。结论应激能使雄性小鼠的睡眠及性功能受到一定影响,益肾方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慢性应激对小鼠脑中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了性激素降低是否参与此过程 .性成熟完整雄性小鼠和去睾丸小鼠接受慢性应激 6 0d ,完整动物海马和大脑皮层中神经营养因子3(NT 3)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而且NT 3在海马齿状回的降低呈现某种程度的特异性 ,此外 ,齿状回颗粒细胞的形态退化在整个脑中也最为明显 ;去睾丸应激动物海马和大脑皮层中BDNF和NT 3蛋白水平较完整动物进一步降低 ,尤其是海马齿状回NT 3蛋白水平的降低与其他脑区相比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 ,同样 ,慢性应激引起的大脑皮层和海马特别是齿状回的神经元退化进一步被去睾丸恶化 .结果表明 ,慢性应激可抑制脑中NT 3和BDNF蛋白表达 ,去睾丸可使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剧 ,海马齿状回对应激神经毒性较为敏感 ,提示 :脑中BDNF和NT 3蛋白水平降低与慢性应激过程中大脑形态退化密切相关 ;性激素降低在应激诱导的大脑退化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应激与生殖内分泌功能障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躯体和心理应激均能在HPG轴多水平抑制或损害生殖内分泌功能尤其是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 ,从而导致人类亚健康状态、临床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 ,其发生机制与应激引起的下丘脑CRF和肾上腺GCS过度释放及其它神经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 ,而生殖内分泌激素合成酶活性的应激性降低则为性激素降低和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