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颈肩肌筋膜炎又称肌纤维炎、肌肉"风湿",是较常见的急慢性软组织疾病。肌肉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等多种病理改变的急慢性疼痛性病症。与局部外伤、劳损和遭受风寒侵袭、体质差异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五子散热熨联合综合康复措施促进乳腺癌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0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2组均给予综合康复措施,如予布洛芬缓释片、氨酚曲马多片控制疼痛,以绷带加压包扎,并结合空气压力泵治疗仪缓解淋巴水肿,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锻炼,并给予常规术后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加味五子散热熨。2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与治疗7 d、14 d、28 d评定手术部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计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治疗前后使用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价上肢活动情况。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逐渐下降(P<0.0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14 d、28 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 d和28 d,观察组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4.07%和5.56%,低于同期对照组的44.44%和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DASH评分...  相似文献   
3.
赵紫昊  刘碧原  石跃 《光明中医》2011,26(7):1409-1410
目的观察扶正通络针法治疗带状疱疹顽固性后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扶正通络针法治疗带状疱疹顽固性后遗疼痛31例,与药物结合微波疗法治疗29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痊愈率29.0%,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治愈率10.3%,总有效率68.97%。结论扶正通络针法治疗带状疱疹顽固性后遗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颈肩肌筋膜炎又称肌纤维炎、是较常见的急慢性软组织疾病。是由于肌肉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等多种病理改变的急慢性疼痛性病症。与局部外伤、劳损和遭受风寒侵袭,体质差异等诸多因素有关。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的2年中,观察到导师取透刺并合谷刺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胬肉攀睛西医称"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结膜变性疾患,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手术治疗复发率高。笔者采用引火归元法针刺治疗阴虚火旺型胬肉攀睛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36例均为2009年1月—2011年3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  相似文献   
6.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蛇丹"。其主要症状是在受侵犯的脊神经感受区内皮肤上出现成簇样水疱,痛如火燎且常伴受侵犯皮肤的痛觉过敏。笔者用围刺加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30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截法与围刺合刺络拔罐加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镇痛作用。方法:将10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龙头、龙尾截法与围刺从四周向疼痛中心平刺,局部刺络拔罐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对照组取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夹脊穴和局部阿是穴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后20 min,1、6、12、24、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各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镇痛效果、综合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法与围刺加刺络拔罐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有显著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柳  蒋超  赵紫昊 《中草药》2019,50(11):2670-2674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DPN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以及控制饮食、运动等,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甲钴胺片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γ-谷氨酰转肽酶(GGT)、铁蛋白(SF)、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水平,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以及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OD水平升高,高于对照组(P0.05);GGT、SF、T-AOC、MDA水平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NCV和SNCV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结论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甲钴胺治疗DPN患者,可显著减轻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