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从病因病机、月经周期、辨证分型、专方研究等不同角度,概括了近几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因病机和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提出中医治疗本病有肯定的疗效,但对中药的治疗机理、临床研究方法、观察指标、专方成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补肾填精口服液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肾填精口服液对肾阳亏虚型阳痿、早泄的作用.方法:60例中医辨证为肾阳亏虚型的阳痿、早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以补肾填精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0例以固肾口服液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临床症状、性激素六项、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阳痿显效率70.37%、有效率96.30%,早泄显效率75.00%、有效率100%;对照组对阳痿显效率64.29%、有效率92.86%,早泄显效率66.67%、有效率96.30%;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性激素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均可改善肾阳亏虚证型相关症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填精口服液是治疗肾阳亏虚证型阳痿早泄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至绝经后的一段过渡时期,此时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出现潮热、盗汗、心烦、焦虑、抑郁等情绪方面的改变,晚期则会出现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甚至影响其他各系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注妇女健康,帮助她们度过这个阶段,已成为许多机构的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中、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囊卵巢综合征现已成为妇科疾病中之热点、难点。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验方、中药周期治疗等方面,概括了近几年中医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因病机认识以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认为中医对本病治疗有肯定疗效,但对中药治疗机理、研究方法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男,4岁半。发热12天,伴神智不清烦躁10天,西医诊为“病毒性脑炎”。入院后曾用清热泻火解毒,化痰开窍药,投以羚羊钩藤汤,竹叶石膏汤,安宫牛黄丸等,病情未能缓解,反而狂躁加重。视患儿面红,唇红干,呼之不答。时而两目上视,手握成拳,双足直伸,时而哭闹不停,时而大笑不止,时而攀窗登高而上下跳动。目不识人,不能言语。手足汗多,腹胀满,按之硬,叩之实。问及家人,诉患儿虽神智不清,仍以机械动作进食,且食量超常,已有10天  相似文献   
6.
赖慧红 《新中医》1995,27(7):57-57
乳腺病从肝论治的体会赖慧红乳腺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内良性乳腺病的发病率较高,常发生在16~58岁之间,以21~45岁为多见。尤以伴有月经不调、闭经、多囊卵巢、高催乳素血症等病的患者好发率较大,笔者以自拟“逍遥痰结方”为主,随证加减,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早期先兆流产指妊娠 12周以内发生的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 ,归属祖国医学的“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范畴 ,其中肾气不足 ,冲任不固是其常见证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我院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经验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例均为我科在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的住院患者 ,大部分为多孕第 1胎生育者。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 ,尿HCG(+ ) ,入院前B超提示宫内妊娠。1.1.1 年龄与孕次  2 3岁 1例 ,2 5~ 30岁 18例 ,31~ 35岁 10例 ,36岁 1例。第 1次妊娠 3例 ,第2次妊娠 4例 ,第 3次妊…  相似文献   
8.
临证妇科疾病的发生多与肾有关,以肾虚证为主,又可分为肾精不足,肾气亏虚,肾阳不足,肾阴不足。若肾气不足,则摄纳无权,往往导致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可致胞宫为病,出现崩漏、月经量多、胎动不安、坠胎、不孕等;肾阴亏损则精亏血少,胞脉失常,可出现经行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证;肾阳不足,失于温煦,胞脉虚寒而致带下、子肿、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治疗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对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组,中药组38例在使用传统的补肾健脾,调理冲任基本治则同时,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25例则用维生素C、维生素E加叶酸治疗。结果:经3~6个月后复查,中药组38例中31例转阴,对照组25例中17例转阴(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果显示,中药对妊娠丢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有较好的转阴作用。结论:提示瘀血阻滞胞脉也可能为中医坠胎、小产、滑胎的病因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认为,绝经期前后诸证的产生与脏腑功能衰退关系甚大,故临床上多从虚证治疗。为了探讨本病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否有相关的因素存在,作者对40例患有绝经期前后诸证的妇女,按中医辩证分为脾肾阳虚及肝肾阴虚二组,用XN-5型带微电脑毛细血管粘度计,对其分别作了血液流变学的5项测定,以20例处于更年时期无明显临床表现的患者作对照组,结果表明,脾肾阳虚组患者的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教及红细胞压积值均明显低于肝肾阴虚组,这改变为临床鉴别两型的病变程度提供了微观辩证的客观指标,有助于今后进行较为准确的临床辩证和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