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功能性便秘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排便障碍为主要病症,随饮食结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改变,本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除生活质量受影响外,功能性便秘患者出现其他危急重症如急性心梗、结直肠癌等病的概率亦有提高。高才达主任医师在临床中发现,罹患本病的多为老年人,且以“脾虚不运”证多见,故在临证中以“补虚运脾”为治疗大法。同时高老认为虚损亦有不同,当根据症状辨明“脾虚不运”者与“脾气虚”“津亏血少”“脾肾阳虚”的不同,以防误治,精准选方,直达病所。高老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基础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通过对功能性便秘的深入认识,创制加味白术汤,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IBS-D相关的中医证治方面文献,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之后构建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用药规律。结果:此次研究一共纳入处方186份,涉及到的中药142味,用药频数最高的前10味药依次是白术、白芍、甘草、茯苓、陈皮、防风、党参、柴胡、木香、山药。中药治疗IBS-D的药物四气分类以温性最多,五味以苦味最多,其次为辛、甘;药物主归脾、胃、肺、肝、大肠经。得到了治疗IBS-D的核心药物为茯苓、白术、党参、白芍、陈皮、防风、甘草,核心组合10个,并推演出新处方5首。结论:通过文献挖掘及归纳分析,提示健脾化湿、疏肝解郁、温补脾肾是治疗IBS-D的核心治法,总结出了核心药对和新处方,对IBS-D的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黄连-黄柏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药对-活性成分-疾病-作用靶点"网络,探讨黄连-黄柏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连-黄柏药对的化学成分,借助人类基因数据库获取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对应激造模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影响,为中医情志致病在脾胃疾病中发生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方法 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拮抗剂组,模型组及拮抗剂组采用夹尾应激方法建立FD模型,而拮抗剂组在每日造模前,提前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拮抗剂腹腔注射,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结束后,取各组大鼠十二指肠,测定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及紧密连接蛋白(JAM-A、ZO-1、claudin-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MLCK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而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而提前予CRHR1拮抗剂腹腔注射,可明显下调应激造模大鼠十二指肠MLCK mRNA表达量,同时改善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情况.结论 夹尾应激的FD大鼠十二指肠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下调,而CRH在其中可能起到重要致病作用,为中医情志因素对脾胃功能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体重、进食量及十二指肠局部微炎症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拮抗剂组,模型组及CRHR1拮抗剂组采用夹尾应激方法建立FD大鼠模型,同时CRHR1拮抗剂组每日造模前予CRHR1拮抗剂CP-154526腹腔注射造模及干预期间,测量各组每只大鼠的每日体重及每笼大鼠的每日进食量.干预结束后,取各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使用免疫荧光测定局部类胰蛋白酶(tryptase)表达情况.结果 从造模第3天开始至实验结束,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及单笼进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局部tryptase荧光强于模型组而造模前提前予CRHR1拮抗剂腹腔注射,则可显著增加造模大鼠的体重、单笼进食量,同时下调十二指肠局部tryptase的荧光强度.结论 CRH在FD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对模型大鼠的体重、进食量及十二指肠局部微炎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解毒化湿健脾法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 solution,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17,Th17)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以TNBs/乙醇法诱导获得UC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及IL-17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结肠黏膜IL-17的表达及血清IL-17、IL-23等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大鼠各指标均低于模型组(P0.05),其中中药组各指标的下降较西药组更为明显,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Th17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组高(P0.05),而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表达水平降低(P0.05),其中中药组大鼠降低尤为明显。结论解毒化湿健脾法通过抑制结肠IL-17、IL-23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下调了Th17细胞表达,从而抑制肠道炎症,对溃疡性结肠炎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晓丹  王继东  谭海成  武琛  张立宏  陈林  龚然 《陕西中医》2020,(9):1245-1247,1261
目的:探讨升清健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1例。治疗组应用升清健脾固肠方,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时的病情变化积分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IBS-SSS评分、患者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痛、腹胀量化评分及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IBS-SSS评分、患者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痛、腹胀量化评分及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治疗组IBS-SSS评分、患者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痛、腹胀量化评分及证候积分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清健脾固肠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能有效改善患者大便性状、腹痛腹胀程度,减少腹泻次数,临床疗效较马来酸曲美布汀更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调神健脾针法联合腹针治疗脾虚湿盛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腹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神健脾针法,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IBS-QOL、临床症状评分和IBS-QOL评分及血清IFN-γ、MTL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显著升高,NRS评分和CC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IP和N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调神健脾针法联合腹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继续进行常规西药降糖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12周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4、12周后FBG、2hPG水平及治疗12周后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12周后,研究组患者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明显减少,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格列汀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HbAlc水平,提高胰岛素抵抗力,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