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兔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硫化氢(H2S)、一氧化氮(NO)关系。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重、轻度NAFLD组及对照组。重度组给予高脂饲料160 g/d,轻度组给予高脂饲料80 g/d+普通饲料80 g/d,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160 g/d。饲养周期13 w,建立不同程度NAFLD模型。实验结束采集血浆标本,按设备、试剂操作常规检测SOD、MDA、H2S、NO。结果重、轻度组MD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且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重、轻度组SOD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减低,重度组明显低于轻度组(均P<0.01)。重度组、轻度组H2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重、轻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重、轻度组N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结论 NAFLD兔血浆MDA/SOD、H2S/NO平衡紊乱可能是NAFL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标准脂肪性肝病模型组(A组)、半量脂肪性肝病模型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A组给予高脂饲料160 g/d,B组给予高脂饲料80 g/d+普通饲料80 g/d,C组给予普通饲料160 g/d。饲养至10 w开始每周对A组兔肝脏CT检测了解脂肪性肝病程度,至13 wA组兔达到重度脂肪性肝病,终止实验,确定饲养周期13 w。饲养前耳中动脉采血5 ml于肝素管中,离心后保存于-20℃的冰柜中待检。实验结束10%水合氯醛耳缘静脉麻醉,腹主动脉抽血5 ml于肝素管中,离心后保存于-20℃的冰箱中待检。全部血浆按照设备、试剂操作常规检测实验前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糖(BS)。在肝脏同一部位取1.5 cm×1.5 cm×1.5 cm大小肝组织1块,浸泡于10%甲醛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饲养前A组、B组、C组TC、TG比较无显著差异,饲养后A组、B组与饲养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饲养后A组TG、TC高于B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3.
肝脓肿是由于胆囊、肝脏受到细菌感染或阿米巴原虫侵蚀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脓肿。多发性肝脓肿较单发性肝脓肿多见。临床表现寒战为先驱症状,继而发热(38—40℃),可为弛张热并伴有大量汗出。由于肝内积脓被膜膨胀,故肝区有持续性钝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  相似文献   
4.
<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慢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慢性梗阻性黄疸与肝脾肿大,晚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与门静脉高压等征象[1-3]。PBC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免疫机制、感染因素及化学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α干扰素(IFN-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预测指标。方法 165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干扰素-α1b治疗24周,以ALT、HBV DNA基线、IFN-α剂量、肝组织炎症程度为预测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结果 5 ULN1×106copies/mL组(P<0.05,P<0.01),中、重度CHB的有效应答率高于轻度CHB(P<0.01);IFN-α剂量与疗效未显示相关性(P>0.05)。结论干扰素疗效与治疗前ALT、HBV DNA水平及肝组织炎症程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预测IFN-α抗HBV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39例原发性肝癌接受TACE后肝损害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硫普罗宁0.2g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14例)给予葡萄糖醛酸内酯0.6g、肌苷0.4g每日1次静脉滴注。两组酌情给予其它综合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肝功能(AST、ALT、TBil)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42.9%)(P〈0.05),治疗结束治疗组AST、AL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TBil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乏力、厌食、恶心、肝区疼痛、发热、白细胞减少等TEAC术后并发症,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有效改善自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2例皮疹。结论硫普罗宁对TACE后肝损害有较好的护肝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病例男,21岁,未婚。发热5 d,头晕、腹痛2 d入院。5 d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高热,热前有寒战,热后汗多,无流涕、咳嗽、咽痛、腹泻、尿痛。在当地卫生院以"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炎"治疗,效果不佳。2 d前又出现头晕、腹痛伴恶心、尿黄、尿少、腹胀,经县人民医院复诊后急转我院。  相似文献   
8.
例1:女性,28岁。头痛、呕吐、发热、双目失明2月,当地医院做脑脊液(CSF)涂片墨汁染色检查阴性,按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治疗2周无效,因症状加重,出现意识障碍,于1997年2月10日入院。1995年患肾病综合征,曾服用强的松片近一年半。体检:神志呈浅昏迷状,双侧视乳头水肿,四肢键反射对称减低,双踝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阳性,余神经系统检查不配合。入院后CSF检查见压力明显增高,细胞总数250×106/L,有核细胞数200×106/L,分类:单核细胞60%,多核细胞40%,蛋白2.1g/L,糖0…  相似文献   
9.
病例男,55岁,因寒战、发热、肝区疼痛3 d入院.3 d前淋雨受凉急起寒战、发热,每天下午和夜间发作,2~3次/d,热退汗多.在当地卫生院以"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先锋唑啉"静脉滴注无效.3年前因"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术;近两年多次发生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慢性腹泻病史.体检:T 40.0 ℃,P 92次/nin,R 19次/nin,BP 118/60 mmHg;神志清楚,急性面容,精神极差,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略粗,肝区触叩痛阳性,腹水征阴性.辅助检查:(1)血常规:WBC 16.09×109/L,N 93.4%,L 3.9%,RBC 4.1×1012/L,HGb 102 g/L,PLT 24×109/L;(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AST 115 IU/L,ALT 103 IU/L,TBIL 26.7 μmol/L,ALB 34.1 G/L,BUN 8.61 mmol/L,Cr 88 μmol/L,BS 7.0 mmol/L,K+ 4.46 mmol/L,CI-106.70 mmol/L,Ca2+1.97 mmol/L;(3)尿糖(+ + +);(4)肝胆脾彩超:肝内大量点状强回声团,脾大并大量强回声,肝门部淋巴结肿大,门脉增宽;(5)胸片、大便常规、血糖、心电图、AFP、凝血功能正常.初步诊断:发热查因;肝脓肿;败血症;中毒性肝炎;贲门癌复发肝脾转移?糖尿病?给予抗感染、护肝治疗.患者体温有下降趋势,但肝区疼痛无缓解、精神较差.  相似文献   
10.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V)引起的主要由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既往认为十堰市不是HFRS流行区,我院每年诊断数例HFRS患者均为HFRS疫区陕西安康市、湖北襄阳市输入病例,2013年4月我科诊断1例始发于十堰市城区的HFRS患者,提示十堰可能会成为该病的疫区,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