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后及治疗后1、3个月观察疗效,比较2组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3个月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 05)。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各项症状体征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P 0. 05)。治疗组治疗后愈显率87. 5%(35/40)、总有效率97. 5%(39/40),对照组治疗后愈显率42. 5%(17/40)、总有效率70. 0%(28/40);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愈显率92. 5%(37/40)、总有效率97. 5%(39/40),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愈显率40. 0%(16/40)、总有效率65. 0%(26/40);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愈显率77. 5%(31/40)、总有效率90. 0%(36/40),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愈显率22. 5%(9/40)、总有效率52. 5%(21/40)。治疗组治疗后、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 Vm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 0. 05)。结论 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CSA,能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脑血流速度,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湿针灭活肌筋膜触发点(MTrPs)联合督脉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药物口服,对照组50例予针灸治疗;治疗组50例予湿针灭活MTrPs联合督脉灸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隔3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及骨密度,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结果 2组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个月后骨密度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个月后BGP均升高(P0.05),BALP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针灭活MTrPs联合督脉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骨密度及骨质量。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痛及下肢疼痛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系统保守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甚至治愈。2010-01-2012-12,我们采用常规推拿联合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并与单纯常规推拿手法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rteriopathy, CSA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症状体征评分、疗效指数(efficacy index,EI)及经颅多普勒探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7.5%,均优于对照组的42.5%、70.0%(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双侧VA、BA、双侧PC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的Vm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CSA疗效较好,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双侧VA、BA、双侧PCA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隔日1次;颈椎牵引每日1次,每次15~20 min;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症状体征评分、疗效指数及经颅多普勒(TCD)探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评定。 结果 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愈显率91.43%和总有效率100%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均比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双侧VA、BA、双侧PCA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双侧VA、BA、双侧PCA的Vm均比治疗前显著提升(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采用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双侧VA、BA、双侧PCA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6.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因具极强氧化性而被应用于临床。随着臭氧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臭氧治疗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临床疼痛医学治疗领域中发展迅速。本文针对其在疼痛医学中的应用及研究做一综述,进一步探讨医用臭氧治疗疼痛的作用机制,制定系统的医用臭氧治疗规范和疗效评价指标,提高疗效,减少技术风险,为今后临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点穴分筋理筋手法结合水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采用点穴分筋理筋手法结合水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疗效指数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穴分筋理筋手法结合水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