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盐水组、大黄组。利用大肠杆菌诱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盐水组和大黄组分别经口灌服生理盐水和大黄1ml/100g·日。以血浆内毒素及血清酶学为指标,观察了大黄对大鼠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早期血浆内毒素及肝功的影响。结果显示:1.盐水组术后3天内死亡4只,大黄组死亡2只,正常组无死亡。2.盐水组大鼠术后3天血浆内毒素含量明显升高,大黄组含量较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3.术后3天血清AKP和GPT与正常组比均有明显增高,而盐水和大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大黄具有降低化脓性胆管炎大鼠的早期死亡率及显著降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AClinicalStodyontreEffectotJinsnisan(金石散)inDissolvingGallstoneAClinicalStodyontreEffectotJinsnisan(金石散)inDissolvingGallstoneP...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非手术胃自发性肠胃返流(SDGR)引起的空腹胃液总胆汁酸浓度(CTBA)增高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关系。206例慢性胃炎(CG)中96例CTBA增高(>100μg/ml),占46.6%,为返流组。非返流组CG、返流组CSG、返流组CAG与返流组中CAG伴中、重度IM者的CTBA呈递增关系,差异显著(P<0.05),提示SDGR与CG、CAG、IM的发病及其程度密切相关。胃镜下可见胆汁返流特征的列为显性SDGR,该组的CTBA值以及CAG、CAG属中、重度者、CAG伴中、重度IM的比率均高于隐性SDGR组,认为CTBA测定在SDGR的确定及其程度的判断中更有价值。本文提出SDGR性CAG的分型与其诊断标准,强调重视该型患者在治疗中的特殊性,可能对胃癌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包括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中医学一直以“结胸”辨治本病,西方医学于1857年命名为“急性胰腺炎(AP)”,开始认真研究。其重症包括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和爆发性急性胰腺炎(FAP),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病死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5.
贺瑞麟(遵义医学院):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胆系疾病的重危急症,死亡率很高,是目前治疗胆系疾病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对本病开展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是197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经验交流座谈会(天津会议)以来,逐渐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旅大、四川、湖北、山东、上海等地均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显示了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的治疗作用。它不但可使部分病例由此而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就急性胰炎诱发3天后消化器官功能的变化及栀子的治疗影响进行探讨。实验分3组进行、胰炎喂栀子组,胰炎喂盐水组及正常组。以向胰管内注入1.5%去氧胆酸钠诱发胰炎,在术前及术后每天喂一次栀子或生理盐水,观察胰液分泌量及淀粉酶含量、胆汁分泌量及胆汁酸、HCO_3~-含量、胃酸分泌量、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等的变化。结果显示:胰炎3天后胰液、胆汁分泌量及小肠吸收葡萄糖量已恢复正常,但淀粉酶和胆汁酸含量仍然很低,胃酸分泌明显抑制。栀子治疗似乎有利于这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黄芪汤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实验研究了复方丹参黄芪汤对CCl4诱发的SD大鼠肝纤维化影响。结果表明:复方丹参黄芪汤不仅可以明显降低血清甘胆酸(SCG)含量,提高肝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还能显著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及减少Ⅰ、Ⅲ型胶原纤维,抑制Ito细胞分化等,从而提示,临床处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若能同时配合中药疗法,其疗效可能会改观。  相似文献   
8.
老年胆石病的病理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开发、生活改善与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胆石病已日益成为国内外嘱目的课题.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病,而且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或人种差异.据统计,其发病率在美国约占人口的10%,其中80%为胆固醇结石;而在其印第安土著中胆石保有率竟高达70%.我国的胆石以色素性混合结石为多,城市中胆固醇结石渐见增多,但尚少较全面的统计.日本的调查指出胆石的保有率有随年度增加的情况.尸检资料显示50年代约为6%~7%,70年代后增至17%,在80岁以上的老人中高达22%.国内及日本用B 超检查均表明胆石的保有率呈随年龄而递增的现象(见表1).  相似文献   
9.
胆结石溶石疗法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临床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病人或来自病人身上的某些标本。由于就诊病人的病情有轻重之别,加上年龄、性别、体质、原来的健康状况以及发病后的病程、先前的治疗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使研究条件变得极其复杂,难以获得象实验室研究所要求的齐同性;另外各个时期、或各种病人的就诊情况又无法事先掌握。因此,在如何确定研究对象和如何分组等问题上,事先的周密设计就显得甚为重要。一、分组的基本原则:研究工作的要点在于对比上,而对比的基础是研究条件的齐同性,也就是要构成各个被研究对象彼此之间的可比性。所谓齐同性是指除了规定要对比的某一因素以外,其它各种情况应该力求一致,或基本相同,否则就会由于因素掺杂,相互干扰而无法对比,也就难以获得确切的结论。(多因素同时对比的多元分析甚为复杂,需专题讨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