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风湿痛宁药酒中胡椒碱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风湿痛宁药酒中胡椒碱的含量。方法:HPLC法。色谱条件为ODS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343nm,柱温30℃,流速0.8ml/min。结果:Ar/As=0.5652Mr/Ms-0.0318,r=0.9999,n=3,线性范围0.032μg~0.216μg;精密度RSD=1.92%,n=5;稳定性RSD=1.83%,4h内稳定;重复性RSD=1.50%,n=5;回收率=9880%,RSD=3.57%,n=5;回收率=98.80%,RSD=3.57%,n=5。结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供本品质量控制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疏肝苦荞茶的最佳水提及制备工艺,同时建立HPLC法测定其芦丁含量,使得苦荞茶的开发有一定的基础依据。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干膏得率作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疏肝苦荞茶提取工艺的影响,评价疏肝苦荞茶水提最优工艺。采用最佳水提工艺提取药液并吸附于苦荞上,考察疏肝苦荞茶最佳成型工艺。采用HPLC测定疏肝苦荞茶中芦丁含量。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为3次;制备工艺最佳吸附比为1∶1.5;疏肝苦荞茶所含芦丁含量为3.14 mg/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RSD小于2%,疏肝苦荞茶供试品在10 h内稳定,建立的方法重复性良好。结论:实验得出的提取、制备工艺稳定,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为疏肝苦荞茶的制备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麻黄与甘草酸碱对药在麻杏石甘汤中配伍前后麻黄碱与甘草酸提取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麻黄,甘草单味药提取液,麻黄甘草对药提取液及全方提取液中麻黄碱和甘草酸提取量进行测定.结果:各样品液中麻黄碱变化不明显,全方中甘草酸提取量较单味药及对药提取药液降低.结论:酸碱对药麻黄、甘草在配伍后麻黄碱与甘草酸基本不形成大分子复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麻黄与甘草酸碱对药在麻杏甘石汤中配伍前后麻黄碱与甘草酸提取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麻黄、甘草单味药提取液、麻黄甘草对药提取液及全方提取液中麻黄碱和甘草酸提取量进行测定。结果:各样品液中麻黄碱变化不明显,全方中甘草酸含量较单味药降低。结论:酸碱对药麻黄、甘草在配伍后麻黄碱与甘草酸基本不形成大分子复合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四逆汤对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对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肾衰宁组和四逆汤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制备肾纤维化模型,以24 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肾脏病理为指标观察四逆汤对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干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物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BUN水平、Cr水平及肾组织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肾组织病理改变严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及四逆汤组可降低模型动物24 h尿蛋白含量、血清BUN和肌酐水平、肾组织匀浆MDA水平(P0.05),升高肾组织匀浆SOD(P0.05),改善肾组织病理。结论:四逆汤对肾纤维化有治疗作用,且与减轻肾纤维化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HPLC测定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丁香叶为木犀科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Lindl·的干燥叶,收载于黑龙江省药品标准。丁香叶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其活性物质主要有酪醇、3,4-二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3,4-二羟基苯乙醇、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丁香苦苷等[1,2]。丁香叶制剂炎立消(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颁药品标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4-二羟基苯乙醇和原儿茶酸等成分的总含量控制其质量;对活性单体成分测定仅有RP-HPLC测定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A含量的报道[3]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叶下珠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酚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叶下珠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DBAC,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2C2D3,即加10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现性良好,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直接测定。YWG-C18色谱柱(4.6mm×250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0.125%冰醋酸溶液(10︰9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5nm。结果原儿茶酸在0.08~0.56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83995X-10368,r=0.9995;原儿茶醛在0.01~0.07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11202X-35323,r=0.9998;酪醇在0.42~2.94μg内呈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922X-32003,r=0.9996。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10月份最高,原儿茶醛和酪醇的含量4月份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紫丁香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酪醇多种成分的同时测定;适用于紫丁香叶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紫丁香叶以10月份或4~5月份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初步研究小苦苣菜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类型。方法:采用系统预实验对小苦苣菜的水提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物进行研究。结果:小苦苣菜中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多糖、苷类、皂苷、鞣质、有机酸、黄酮、蒽醌、酚、内酯、香豆素、甾体化合物、萜类、生物碱和挥发油等。结论:实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小苦苣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