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挖掘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数据挖掘在中医诊断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中医四诊客观化和中医证候规范化两个方面.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数据挖掘专家与医学专家相结合;②原始数据的全面性与有效性相结合;③中医文献的原始性和标准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一个复杂过程,建立符合疾病发展特征的复杂干预方案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具体步骤如下:文献研究定量化,建立访谈框架;基于焦点访谈,访谈提纲具体化;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复杂干预方案;复杂干预的疗效评价。将半结构式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引入中医现代化研究,与文本分析、数据挖掘等定量方法相结合,更有助于制定出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体系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常规体检人群进行调查,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现患率、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口学资料等进行描述性分析。方法:运用“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调查问卷(3版)”在常规体检人群中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对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群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发生率7.16%,亚健康状态肝郁脾虚证人群特征为女性发生比例高于男性,19岁以上各组肝郁脾虚证发生率均较高,学历层次以大专以上发生比例最高,婚姻状态以离异者发生比例最高,职业状况以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教师以行政管理人员等发生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中医“有诸内必行之于外”理论,结合方证辨证抓主症的思想,提出“虚特症”这一概念,从古籍文献、专家经验方中提取出虚特症,认为其广泛存在,并有其自身特点,能经过临床实践检验。将虚特症运用到诊断,可以达到中医辨证执简驭繁的目的,一方面为丰富中医辨证体系进行新的探索;另一方面,为补充证候生物学研究,发展中西医结合诊断提供的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右漂浮导管检查术、用药治疗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按照医嘱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内皮素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依前列醇及其类似物、抗凝药物以及氧疗、心理干预等,并观察患者的反应。结论及时报告呼吸困难的征象,以便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陈家旭  薛飞飞 《华夏医药》2005,9(6):447-447
1中医学优势及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1.1优势与特色 中医学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科学于一体。在医学传承过程中,积累的医籍献与信息资源汗牛充栋。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诊断与疗效评价体系、综合调节的治病思想、丰富的养生保健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因子分析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为规范化肝郁证证候特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医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从民国以前中国历代医学古籍720余部进行检索,规范化后得到频数在5%以上的肝郁证症状18个进行因子分析。结果:特征根等于1的情况下提取8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62.08%。最大方差旋转后,得出在古代文献中肝郁证共包含肝气不舒、胃肠不适、脾气虚、热象4组症状。结论: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肝郁证证候特点与现代所用标准相吻合;因子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肝郁证证候的主要特点,在中医证侯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医要自强,教育需先行。中医药既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教育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医学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是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反思和总结中医药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教育模式、师资培养、学科建设、中医药管理及评价体制等方面提出改革的对策和建议,并对中医药教育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以期为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微观辨证"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飞飞  陈家旭 《中医杂志》2007,48(2):104-106
“微观辨证”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是中医现代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它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甚至基因检查等先进技术,旨在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较深层次上辨别证,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客观依据的辨证方法。“微观辨证”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萌芽,随着“证”本质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产生,1986年,沈自尹首次在《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一文中明确提出“微观辨证”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亚健康中医证候指标,建立亚健康证-症对应关系。方法:采用专家问卷调查,考核专家权威系数、协调系数,运用均值,等级和,满分比等方法对亚健康脾气虚证、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肝气郁结证、火证和湿证6个中医证候对应的63个症状进行筛选。共有40位专家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结果:问卷回收率为87.5%,34份有效问卷参与统计分析。问卷单个领域和总体的权威系数均≥0.8,问卷单个领域和总体的专家协调系数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总体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479。经过筛选,最后筛选出6个亚健康证候所对应的43项症状指标。结论:在保证专家群体具有较高权威性、协调性的情况下,运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结合相关数理评价指标对亚健康中医证候指标体系进行筛选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