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澄,字鉴泉,号师朗。安徽歙县人,清代医家。幼颖悟而嗜读《易经》,并随其父客于江浙间。因求功名未中,遂精研《内》、《难》,著《新方论注》四卷,《注新方汤头歌括》一册,以传于世。吴氏以济世之心,自叹“外感类内伤,  相似文献   
2.
3.
<正> "虚者助之使通",是明代医家王师文在《医学薪传》中,提出的治疗虚痛之法则.痛证因虚者,虽有气血阴阳虚之别,然临床则多以虚与寒,或虚与热并见.虚且寒者,治当补而兼温;虚且热者,治宜补而兼清.其用补益为助,促使气血和调,经脉畅通之法,可谓"助之使通"之意也.现举治例四则,以试验其说.  相似文献   
4.
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治疗虚损及各种虚弱病证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可谓之“要诀”,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通过检阅有关文献及临证管见,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现述于后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5.
《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学习中医的必修课。是一部成书距今二千多年的医学巨著,理论精湛,文字古奥,言简意赅,初学时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在教学中,为便于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和记忆,培养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除坚持启发式,理论联系实际等法外,着重对选读原文进行了提纲式的贯解,拟编了《内经选读提纲(图表)》作为教学参考资科,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现将贯解法例  相似文献   
6.
7.
脾胃病虚证调治4家说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关于脾胃病的调治,《内经》确立了基本法则,如“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伤寒论》注重扶护脾胃之气,在所创制的一系列方剂中,均以顾及脾胃之气为要。如白虎汤之用粳米、甘草;小柴胡汤之用人参;十枣汤之用大枣等,不胜枚举。唐代孙思邈认为“五脏不足,调于胃”,指出鼓胀是胃病所致。宋代《和剂局方》载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补脾名方。易水学派之张元素将“养胃气”作为家法传于弟子。继后历代医家在脾胃病虚证的调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认为,自金元至明清时期,其各具特色而有代表性的医家主要有四。  相似文献   
8.
9.
章楠利机枢法探讨──虚损治法阐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楠利机枢法探讨──虚损治法阐秘241000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董胡兴“利机枢”法,是浙江会稽晚清时名医章楠(字虚谷)所创,见于《医门棒喝初集·虚损论》中。这是以《内经》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将气机升降学说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总结。利机枢,又称利枢机。...  相似文献   
10.
一、夜间汗出,并非皆属阴虚赵某,男,21岁,农民。1983年3月10日初诊。自诉夜间入睡后上半身汗出浸衣。平素时觉心烦,能食易饥,大便干结难解,苔黄腻质胖红,脉弦滑数。治宜清热止汗,药用桑叶皮各9克,杏仁9克,连翘9克,生石膏15克,知母6克,陈皮5克,浮小麦30克,芦根30克。3月12日复诊,言2剂药后,大便畅而夜汗止。按:《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丹溪心法》言“盗汗者,谓睡而汗出也,不睡则不能汗出”。本例患者,夜间上半身汗出浸衣,可谓之“盗汗”,然按其苔脉见症,其并非属阴虚,而为肺胃热蒸津液外泄之候,故清泄肺胃之热而取效。可见张景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