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利用多层螺旋CT探讨正常人及胡桃夹综合征(NCS)患者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相关解剖对左肾静脉(LRV)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临床和相关检查诊断为NCS的10例(病例组)与29例正常肾血管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按性别分组和按年龄分组(≤40岁为Ⅰ组,>40岁为Ⅱ组),分别观察LRV及其属支的形态、走行位置以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矢状面或斜矢状面测量SMA与AA的夹角α、夹角间LRV横截面积S 横断面测量SMA和AA间隙内LRV管径D1与近肾侧LRV最大管径D2,并计算D2与D1的比值Q.结果 (1)病变组中LRV均明显扩张,4例合并十二指肠淤滞征,6例合并侧支循环形成 (2)病变组与正常组α的Q、S值分别为20.60±5.79、56.17±17.20 3.67±1.34、1.46±0.29 30.93±14.62,92.92±39.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正常对照组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中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 利用MSCT能精细测量SMA与AA夹角等相关解剖数据,能判断LRV狭窄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NCS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5年5月~2008年7月行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中转开腹的21例临床资料,对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中转的主要原因有:明显腹胀5例,腹内粘连广泛、致密7例,局部肠管粘连成团,解剖结构模糊6例,肠管戳孔减压失败2例,绞窄性肠梗阻1例.结论:腹内粘连、肠管扩张及医源性损伤是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及时中转开腹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腹腕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50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止痛药、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平均为1.32 h和1.59 h (P<0.006),术中出血量分别平均为30ml和157.16ml(P<0.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 h和40 h(P<0.00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分别为2例和8例(P<0.0 5),术后使用止痛药为10例、30例(P<0.05),术后住院分别为6.6d和11.30d(P<0.001),住院费用4130.2d和4560.1d(P<0.0026).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一样安全,且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住院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应用高频电刀行阑尾切除术14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树生  农南勒 《微创医学》2008,3(2):155-156
县级医院腹腔镜设备简单,少有超声刀,腹腔镜手术中用高频电刀来分离、切割、止血等操作是最佳选择,操作简便,可避免单纯结扎费时及使用钛夹止血浪费材料,提高了手术效率.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我科应用高频电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C)140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5年5月~2008年7月行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中转开腹的21例临床资料,对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中转的主要原因有:明显腹胀5例,腹内粘连广泛、致密7例,局部肠管粘连成团,解剖结构模糊6例,肠管戳孔减压失败2例,绞窄性肠梗阻1例.结论:腹内粘连、肠管扩张及医源性损伤是腹腔镜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及时中转开腹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8年2月确诊为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36例治疗。结果34例内科治疗,临床治愈,2例因关节病长期服用甾体类药,内科治疗无效,经手术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多数病人经内科治疗可治愈,部分病人需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25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误诊原因,提高本病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25例早期胃癌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占我院同期收治胃癌的20.3%,误诊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达6个月余,其中20例误诊2个月以上.误诊为胃溃疡13例,慢性胃炎11例,神经症1例.19例再次行纤维胃镜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6例因长期慢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经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确诊.临床分型:T1N0M0 21例,T1N1M0 4例.结论:早期胃癌起病隐匿,症状轻,需对高危人群加以警惕,提高胃镜、X线诊断水平,以降低早期胃癌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赵志行  莫树生  农南勒 《河北医学》2012,18(8):1088-1090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烧伤的治疗经验,提高烧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5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疤痕形成及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情况等.结果:轻中度烧伤患者治愈率较高,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随烧伤程度的严重程度而增加,轻度烧伤患者预后较好,无疤痕形成,无一例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结论:正确的创面处理,早期补液、抗休克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及营养支持等措施,可有效提高烧伤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24例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止痛药及住院时间.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平均为1.38 h和1.56 h(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平均为29 mL和156.16 mL(P<0.001),并发症分别为1例和7例(P<0.01),术后使用止痛药分别为5例、15例(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6 d和11.00 d(P<0.001).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一样安全,且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