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喉源性咳嗽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源性咳嗽是由著名中医耳鼻咽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于1987年所著《中医喉科学》提出的病名,其主要症状是咽痒如蚁行及咽喉有异物阻塞之不适感而以干咳为主。其特点是咽喉作痒之后即作咳,咳时不爽,连续阵发性咳嗽,除非饮水,否则咳无休止,无痰,病程漫长达数月之久,甚则数年;咳时起点在声门以上;每日常发作数次,严重者1h内咳嗽多次。本病大多数患儿肺部、气管支气管检查未见异常,咽部检查可见慢性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差,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以及气候干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应用角巩膜缘切口与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进行治疗的影响区别。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龙岩眼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82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观察组患者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修复时间,不同时间段角膜知觉阈值、干眼症状评分以及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上皮修复时间和切口修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7 d、30 d,观察组患者角膜知觉值高于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 d、7 d、30 d SIt、BUT值高于对照组,术后1 d、7 d FL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角巩膜缘切口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能够更有效的维持泪膜的稳定,减少对泪液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IGF-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IGF-1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患者肝脏病变程度的加重,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和血清sIL-2R水平逐步升高,而IGF-1水平则逐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血清sIL-2R水平呈正相关,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异常与血清sIL-2R、IGF-1水平的异常有关,三者的变化与患者肝脏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dptaid、TSA分别联合芬维A胺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作用。方法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10/zM)合芬维A胺(10/zM)、TSA(1/zM)联合芬维A胺(10/zM)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株(SNU475。SNU449,SNU398,sK—HEP-1,PLC/PRF/5)。通过Caspase-3/7检测试剂盒和CellTiter—Glo发光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监测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芬维A胺对肝癌细胞的影响。结果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10/zM)、Ts(1/zM)联合芬维A胺(10肚M)处理细胞24h能显著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NU475、SNU449、SNU389、SK—HEP-1、PLC/PRF/5凋亡(P〈0.01)。结论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TSA联合芬维A胺能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方案对儿童弱视治疗、护理的效果,为积极治疗儿童弱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8年7月齐齐哈尔市五官医院门诊收治的各种不同类型弱视患儿200例共330只眼,进行评估和分析;制订相应的综合疗法的护理计划,按要求严格执行。结果不同年龄、弱视程度、弱视类型和注视性质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细致化、合理化的综合治疗是弱视治疗的关键,不同特征的患儿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郭芳  苏杭  周惠联 《现代医院》2013,13(1):17-20
目的探讨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血及肺灌洗液Clara细胞蛋白(CC16)在急性肺损伤早期的动态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4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两批(每批70只),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及内毒素(LPS)组(LPS组,7个亚组)。LPS组予腹腔注射5mg/kgLPS制作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各亚组分别在注射后0.5、1、2、4、8、16h和24h处死后取材,第一批收集肺行组织病理和肺湿/干重比值检测,采集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CC16含量。第二批取肺组织,用免疫印迹法测肺组织AQP5的表达,观察其动态改变。结果 ①LPS注射0.5h后在病理上动物出现点状肺出血,随时间推延渐发展为片状肺出血;LPS2h、4h组肺湿/干重比(W/D)明显增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②LPS0.5h组大鼠肺组织AQP5表达开始下调,1-2h组达到最低,继而AQP5表达渐上升,8h组与正常水平接近,之后再次下调至24h。③LPS致伤后大鼠BALF中CC16水平迅速下降,LPS组各组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LPS组血清CC16水平较对照组上升,从注射LPS2h后开始有差异,4h达高峰,以后呈下降趋势,但8h、16h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新生大鼠AQP5、CC16的改变反映了I型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及Clara细胞损伤,三者可作为早期反映AU的敏感实验室指标。②LPS组AQP5、BALF及血清CC16与对照组有差异的时间点有差别,早期发现干预ALI对前两者监测更好。③AQP5表达变化提示可能存在治疗窗口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7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g,3次/d,连用4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症状缓解率和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MT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生长抑素(S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血浆MTL水平下降或SS上升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PPI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能明显提高Hp根除率,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TL的分泌或释放,促进SS的分泌或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者戒断期外周血代谢组学特点。方法 2017 年7 月在上 海市高境强制隔离戒毒所招募戒断期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者40 例,社会招募健康对照者40 名。采用非 靶向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检测外周血清中代谢产物。结果 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戒断期患者相 对于健康对照者,年龄及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氨基酸代谢通路及嘌呤代谢通 路相关代谢产物发生明显改变[倍数变化(FC)> 1.5,P< 0.05]。结论 甲基苯丙胺对外周代谢产生的 影响持续存在,在戒断期仍可观察到氨基酸代谢及嘌呤代谢通路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多原发肺癌检出率逐年增加,然而临床医生对多原发早期肺癌的认知和诊疗方法不统一,影响多原发早期肺癌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因此,本团队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聚焦多原发早期肺癌诊疗的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生诊疗多原发早期肺癌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我国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肺癌手术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已成为标准术式,但对于早期肺癌尚存在多种纵隔淋巴结处理方式,各种方式的利弊仍然存在争议。鉴于临床早期肺癌病例日趋增加,特别是针对临床ⅠA期肺癌纵隔淋巴结处理方式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就目前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