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脱症絮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脱为津液耗伤重症.液属阴精,与津同源于水谷,津液可互相转化,故常津液并称.津清稀易流动,充溢肌肤,隶于胃、肺,属阳;液稠厚粘涎,不易流动,濡泽筋骨髓脑,隶于肾、肝,属阴.《灵枢·决气篇》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其病变分留滞与耗损两端.留滞者为肿、为痰.耗损者如该篇所云:“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临床见汗出、口渴、目陷、螺瘪.转筋等症,常屡见不鲜.可生津养阴以治标,益气扶阳以治本,使津速还.”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临床见口不渴、形瘦、肉脱、枯槁、肉(目闰)、蠕、颤等症.多由津伤干涸过甚,久病大病,高热稽留过久所致.液脱多兼津伤,津伤未兼液脱.液脱多难速复.凡津伤液脱者舌多光红少苔、少津,脉多细弱而数.  相似文献   
2.
温运通阳,为人所共知习用,利湿通阳,则鲜用寡谈。兹举一病例以议之。伍××,男,38岁,工人。1976年10月10日就诊。手足厥冷十余年,伴小便短黄,面目、四肢轻度浮肿,每逢阴雨加刷。经西医诊治无效,常服理中汤、四逆汤、附子汤、肾气丸等,  相似文献   
3.
《普济方·妇人杂病门》载调经升阳除湿汤治妇人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药用:柴胡、羌活、苍术、黄芪各4.5克,蔓荆子2克,独活、当归(酒制)各1.5克,防风、炙甘草、升麻、藁本各3克。水煎,饭前服。并云:“此药乃从权之法,用风胜湿。为胃气下陷而风迫于下,以救其血之暴崩也。待恶血之物去后,必须黄芪、人参、当归之类常服以补之。”余遵此法于临床果获验。蒋××,女,42岁。1988年7月就诊。患者全产3胎,流产4胎。经量素多,经期基本正常。三月前,修房操劳后月经大下,立则湿鞋,坐则染凳,逾期不止,用补涩固冲诸法,未能见效,时崩时漏,迁延至今。诊见:体质中平,舌淡红,苔白润,脉弦急而缓,下血量  相似文献   
4.
余××,男,69岁,1976年1月诊。案患久咳喘,近发作月余,吐泡沫痰,晨起尤甚、心累气短,胸闷汗出,少气懒言,食少便溏,尿短舌红,苔厚微黄,脉细弱,曾服健脾益气,化饮止咳剂多剂未效。投以小青龙汤加减:麻黄10克,桂技、五味子各6克,细辛、甘草各3克,赤芍、半夏曲,葶苈、紫菀、瓜壳各15克。水煎服,3剂。一周后复诊,咳喘大减,汗已不出,精神好转。继服原方加减而愈。  相似文献   
5.
鼻痔又称鼻息肉,其症于鼻内生赘肉如石榴子,色紫微硬,渐大下垂,撑塞鼻孔,使人气息难通。现代医学用手术摘除,常有复发。笔者用辛夷清肺饮内服,外点硵砂散治疗9例,均痊愈。辛夷清肺饮:石膏30克,知母12克,黄芩、辛夷、山栀各10克,枇杷叶、甘草、升麻各  相似文献   
6.
一、劳淋何×,男,75岁。1976年2月14日就诊。头晕耳鸣,自汗,畏寒发热一周,伴腰酸,少腹拘急,小便频数而黄赤热痛。舌淡红,苔白滑稍厚,脉弦强鼓指。证属肝肾阴亏兼挟湿热之劳淋。治以滋养肝肾兼清湿热,方用杞菊地  相似文献   
7.
邓××,女,30岁。1986年6月26日诊。脘中冷饮不时上涌,呕恶,日发十数次。伴见咽燥不适,已历三载,诸药罔效。查面白清瘦,舌苔白润稍厚,脉沉细。诊为少阴寒饮上逆。处以半夏散及汤:半夏30克、桂枝20克、甘草10克。共为散,每用6克,白饮和服,日三次。两天后,诸症减轻,日仅十余作,惟咽中仍干燥。仍用上方,用量改为:半夏、桂枝、甘草  相似文献   
8.
舒应德  舒杰 《养生月刊》2003,24(3):126-127
消渴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饮食疗法在本病的防治中占有重要位置。隋代《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载: “养生导引法云: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法不使大冷大热,五味调和。陈腐宿食、虫蝎  相似文献   
9.
《诸病源候论》消渴睡卧疗法简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应德  舒杰 《养生月刊》2001,22(4):176-177
《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中载有以睡卧为基本姿势的养生导引法,其法独具特色,简便易行,可作为消渴病人的辅助疗法.现就原文作简要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0.
舒珍,女,2月,南充天星乡人。一九七二年秋发病。泄泻三日,日五、六次,未治。继见稀粪从前阴出,尿粪不分。服胃苓汤未效。西医诊为“直肠阴道漏”,候作修补术。求治于余。见指纹淡红,面色微黄,泻状如前,余无异常。诊为交肠病,以五苓散加当归白芍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