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证者.男,54岁.因双耳后出现丘疹38年,泛发全身伴刺痒4个月,于2009年2月4日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38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耳后对称出现一钱币大范围、密集的针尖大淡褐色毛囊性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4个月前.类似丘疹较快泛发全身,且表面出现油腻性污痂,散发臭味.伴刺痒,日晒后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89 岁.因右侧腋下红斑12 年,出现肿块7年于2009年8 月入院.患者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腋下出现一米粒大红斑,伴瘙痒,无红肿疼痛,红斑缓慢扩大,在外院多次按皮肤感染治疗无效.于7 年前红斑明显扩大,且中央出现肿块,表面潮湿,自觉瘙痒,偶有疼痛.病程中患者无发热、体重减轻等其他不适.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0 年.否认内脏肿瘤病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 患者,女,48岁,因双下肢斑块,变硬、萎缩,伴轻微痒痛近10年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胫前外侧皮肤出现一黄豆大红疹,稍有痒痛,红斑逐渐扩大形成斑块,表面皮肤变硬、萎缩,后左胫前内侧、右胫前两侧、右大腿部也出现类似皮疹,追问起病前无外伤或感染等可能诱因,发病前局部无肿胀。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不详,予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外搽治疗,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11岁.因背部结节6个月,出现水疱样外观2个月,于2011年4月16日至我院就诊.患儿于6个月前上背部出现一绿豆大的红色质硬结节,缓慢增大,无自觉症状.2个月前结节表面出现水疱样外观,渐增大.患儿发病前1个月局部有昆虫叮咬史.既往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3岁。躯干、四肢反复出现丘疹2年,丘疹中央可坏死,愈后遗留瓷白色萎缩性瘢痕,周围绕以水肿性红晕,无任何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棘层萎缩变薄,皮突消失,真皮浅层见带状的胶原坏死区,其下少许黏蛋白沉积,未见明显的血管病变。诊断: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岁。因头面部,双手、足背反复起水疱伴痒5年余,于2008年7月来我院住院诊疗。患者自出生后即发现尿为粉红色,头发稀疏,出牙即发现齿为粉红色,后逐渐变为棕红色。5月龄时面部、双手背、足背等暴光部位起米粒大小水疱,部分水疱逐渐增至黄豆或蚕豆大小,间或可见血疱。水疱1周左右可自行干涸,结痂,痂脱后中央遗留萎缩性瘢痕。但新发水疱不断出现,日晒后加重。此后每年春、夏季发作并加重,冬季好转至愈。1岁后10个指(趾)甲出现不同程度的上翘、剥离,部分趾甲完全脱落后新甲重新长出。2岁后双手指末端逐渐挛缩,末端指关节僵硬。既往未服用过四环素类药物。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有一弟弟。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发育较正常儿童滞后,智力正常。心肺无异常。脾左肋下4cm,质硬,光滑,肝未扪及。皮肤科情况:头皮、额部、颊部、鼻、手背、足背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类圆形紧张性水疱,尼氏症阴性。并见较多萎缩性瘢痕,局部有深褐色厚痂。额面部、手背皮肤粗糙,呈淡褐色色素沉着。牙齿为棕红色。头发稀疏,眶周毳毛增粗增长,眉毛、睫毛乌黑浓密粗长。手指指端缩短变形,指(趾)甲不同程度剥离。实验室检查:WBC:5.3×109/L,RBC:4.32×1012/L,PLT:133×109/L,血红蛋白:108g/L,红细胞压积:30.4%,平均红细胞体积:70.4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5pg;尿液粉红色,尿卟啉定性试验:+,尿液镜检:红细胞+++,尿隐血:+++,尿蛋白:+++;肝功总蛋白:57.4 g/L;Wood灯检查:牙齿呈粉红色荧光;X线检查:双手末节指骨挛缩,掌骨、腕骨无异常;B超检查提示:脾大。肝、胆、胰、肾未见异常。诊断: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用UVB照射疗法对玫瑰糠疹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皮肤平滑肌瘤是临床比较少见的以单发或多发疼痛性结节为特征的平滑肌肿瘤,多数病例疼痛甚为突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接诊1例发生于单侧上肢的多发性无痛性结节的患者,经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皮肤平滑肌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金菊解毒颗粒治疗寻常性轻中度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对照组18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痤疮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81.7%)显著高于对照组(60.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金菊解毒颗粒治疗寻常性轻中度痤疮(肺胃蕴热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例1男,9岁,左下肢丘疹3年。3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侧腘窝出现红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逐渐增大,且沿左下肢缓慢蔓延增多,呈线状排列。既往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下肢屈侧红褐色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