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肝气虚与肝阳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脏腑辨证分型中,五脏各有气血阴阳虚实之别。但在肝脏的虚证中却只提阴虚与血虚,没有提及阳虚与气虚,多以肝为刚脏,主风木,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其性易动易升,多见阳亢阴弱,故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无补法”而为结论。  相似文献   
2.
眼针治疗小儿遗尿症3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尿症为小儿的常见病,该病对健康虽无直接威胁,但往往给患儿和家长带来很大精神压力,特别是学令儿童,常因遗尿而苦闷,不敢尽情玩耍,晚间不敢熟睡,不愿与同学接触,逐渐变得性格孤僻,消瘦而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笔者在也门人民共和国工作期间,应用吾师彭静山教授经验,采用眼针肾、膀胱区(二区)配合针刺会阳穴治疗小儿遗尿症324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此324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96例,女128例;最小3岁,最大16岁,以4~12岁为多;病程最短者8天,最长者10年。  相似文献   
3.
面肌痉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加,此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田维柱教授从事中医治疗神经内科疾病多年,对于疾病的诊治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眼针的发扬有着突出的贡献.在治疗面肌痉挛方面,田老注重针药并举,以中药治标,调和气血、熄风通络,以针刺治本,调治脏腑、平衡阴阳.针药并举,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同达到“平衡阴阳、熄风通络止痉”的目的,且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归纳总结田维柱教授针药并举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经验,为面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眼针疗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针疗法是以祖国医学经络原理为基础 ,根据眼球结膜上血管的形色变化 ,判定疾病的性质与部位 ,然后辨证针刺眼周特定区穴 ,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1 ] 。是著名中医老前辈彭静山教授在总结 6 0余年行医生涯之针灸秘验基础上 ,经过 10余年潜心研究《内经》和《证治准绳》等典籍中有关眼与五脏六腑、十四经脉关系的基础理论和后汉名医华佗的“观眼识病”学术思想基础上而创立的一种微针疗法[2 ] 。眼针疗法自 1974年公布于世后 ,经过近 30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其临床价值已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公认。目前眼针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数十种疾病的…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10年眼针治疗脑卒中瘫痪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认为眼针治疗脑卒中瘫痪即刻效应肯定,疗效确切,应早期介入,且与其他疗法配合疗效更好,眼针与体针对脑梗死偏瘫疗效比较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对脑出血所致偏瘫眼针、体针、关针疗效是相近的,并对眼针治疗脑卒中瘫痪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眼针治疗脑卒中瘫痪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10年眼针治疗脑卒中瘫痪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认为眼针治疗脑卒中瘫痪即刻效应肯定,疗效确切,应早期介入,且与其他疗法配合疗效更好,眼针与体针对脑梗死偏瘫疗效比较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对脑出血所致偏瘫眼针、体针、关针疗效是相近的,并对眼针治疗脑卒中瘫痪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名医田维柱教授针刺治疗面瘫以面部六阳经脉为主,辨证分型以及不同时期的取穴原则和针刺手法,同时配合透穴,加之经验穴及眼针穴区的针刺方法,并强调坐位针刺、忌电针等注意事项一些针刺经验。  相似文献   
8.
熏洗方治疗手足肿胀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田维柱药物组成:络石藤15g、秦艽15g、伸筋草20g、透骨草20g、土虫10g、鸡血藤10g、五味子藤15g。上药加水适量,放在盆中煎煮,将患肢洗净后于盆上熏,30分钟后待药液稍凉将患肢放在盆中泡洗(注意别...  相似文献   
9.
10.
<正> 脊髓病在临床上并非罕见.由于其表现以肢体的运动障碍为突出,多丧失劳动力,因而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痛苦,在治疗上也无确切的方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地黄饮子治疗脊髓病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一、〔脊髓空洞症〕韩某,男,50岁.72年发现四肢发热,右手活动不灵活,逐渐延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