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属疑难病症,从祖医药学中进行探讨和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骨结核按《灵枢》记载,分骨痹、骨疽、骨蚀三个阶段。“其深入,内搏于骨,则为骨痹”,痹以痛为主,为初期阶段。“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患处凸出增大,为中期阶段。“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  相似文献   
2.
咳嗽是邪正交争的一种表现,是许多疾病都会出现的一个症状。如肺痿、肺痈、水饮、痨瘵以及麻疹、百日咳等都有。但它也是一个独立的病种。像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病实际上就是以咳嗽为主的独立病种。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范围广泛,理论精湛,文字古奥,卷帙浩繁,词简文赅,言微义深,其内容之丰富多采,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宝库”。但古典经著,使人难以理解,对此,如何搞好备课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员听之易懂,便于领会,易于掌握,这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现就我本人对中医教学的几点做法,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4.
銀翘散是《溫病条辨》中有代表性的方剂,原方中有无元参,是关系到該方的立法問題。《浙江中医杂志》1965年2月号,张、包二同志提出有元参的商討,对讀者实有很大启发和帮助。但笔者尚有不同的看法,茲提出請同志們指正。 吳鞠通《溫病条辨》中第一次提到元参的是銀翘散方下加减項中:“項肿咽痛者,加……元参”。第二次是上焦篇第六条桑菊飲一方加减中:“……舌絳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二钱……”。第三次在上焦篇第十条:“太阴溫病,气血  相似文献   
5.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在临床上的集中体现,理、法、方、药的高度概括;是祖国医学的理论核心、精华所在,也将是创造现代化祖国新医学的良好基础。辨、证、论、治四者,密切关联又各有相应内容。总分“辨证”“论治”两大阶段,包括对疾病的整个认识过程按照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加以认识:辨证,可以作为“由物质  相似文献   
6.
关于[不治已病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中醫藥月刊一月號中有荆小儔先生的一篇文章,題名爲:「怎樣學習中醫學」。這樣的材料,特別在全國人民熱烈學習中醫政策和祖國醫學遺産的今天,是很需要的,我熱愛祖國的醫學,所以趕快捧讀了。但是我得到一些感觸,特提出來討論。  相似文献   
7.
卜,-,L冬呀,卜:卜*卜,盯,‘‘.‘,、.‘…,.卜,:,‘曾谱沁园春,又歌水调头。《河北中医》编妥,群贤会中秋。颂扬六中全会,感赞党思国泽,笔耕砚田筹。园师三十六,浇灌百花洲。调寄水调歌头 绿原野, 红山岳,抵中流。 继承加以发扬, 岐黄果丰收。 巴人白.雪并重, 桃李杏橘兼顾, 古今广交游。 医哲科相合, 为民解痛忧。 何恕堂田成庆敬贺1981,9 .10.祝贺《河北中医》编辑委员会正式成立@何恕堂 @田成庆~~  相似文献   
8.
田成庆 《河北中医》1982,(4):4-7,12
《内经》是我国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是我国秦汉以前医学理论研究的总汇。数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法则带根本性的观点,至今仍在沿用,甚至尚蕴藏而未被发掘。特别是其中的哲学观点更有必要首先加以系统阐发。恩格斯曾说:“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支配之下。”受什么样的哲学支配,便产生什么样的科学。祖国医学是什么样的医学,和《内经》的哲学思想是不能分割的。本文想从当时哲学一些其它命题上寻究一下《内经》中所采取的哲学思想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它的朴素的唯  相似文献   
9.
拔火罐     
一、引言早在公元281-361年间,晋、葛洪肘后方就记载着:可用竹筒拔吸病痛的地方;叫"角法".此后,唐、王焘外台秘要也记载了这种方法,到清代赵学敏本草拾遗里所说的"火罐气"描写得更详细.他说:"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一切风寒,皆用此罐,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少  相似文献   
10.
太阳炽烈,空气潮湿,地上燥热,地下阴凉的夏秋季节已临;时行疫痢将要猖獗。熟悉的同志们要我写一写治痢经验。我以为以往年年虽治好过一些痢疾患者,但所用方法不过是祖国随经辨气、审机察情、从证求因、辨症施冶的医学体系中很微小的一个部分,是一般中医都知道的一些东西。但因同志们认为平常东西或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