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简易有效的方法。方法 :对 2 7例高龄伴有内科病例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在X线监控下采用改进型外固定支架进行骨折固定 ,手术中及手术后不断地收紧支架上延长器。结果 :股骨粗隆间骨折得到较好固定 ,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 ,降低了髋内翻的发生率。结论 :改进型外固定支架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但存在针眼的感染和外固定器的体外不适的弊端 ,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心肌桥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硬化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收治的心肌桥患者20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合并脑梗死情况、合并高脂血症情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质指数、实验室检查指标。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硬化将其分为硬化组102例与非硬化组10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肌桥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采用R 4.0.2软件和rms程序包构建心肌桥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硬化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 000次,计算一致性指数(CI),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该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其准确性,绘制决策曲线以评价该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 硬化组年龄、合并高血压者占比、合并糖尿病者占比、合并高脂血症者占比、吸烟者占比、三酰甘油高于非硬化组,HDL-C低于非硬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Thompson手术入路,对15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施行骨水泥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结果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肩关节评估表进行术后功能评估,本组15例患者术后肩关节稳定,无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患者日常生活动作良好,主观满意。X线片提示人工肱骨头位置正确,未出现假体松动、断柄。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AO C3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AO C3型)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运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运用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在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可以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度、尺偏角度及桡骨的高度,稳定骨折断端,有利于早期功能训练,提高术后的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莓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AMP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 PGC-1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高脂高糖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35 mg/kg)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莓茶低剂量组(0.4 g/kg)、莓茶高剂量组(0.8 g/kg),另设普通饲料喂养大鼠为正常组,每组8只。各组灌胃给药6周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ELISA法检测空腹血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以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国家名老中医抗肿瘤方剂的用药规律、核心处方及药物靶标,探讨核心处方防治肿瘤的机制。方法:收集国家名老中医抗肿瘤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 2.5)分析用药规律及挖掘核心复方,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核心复方靶点,并使用GO分析和KEGG分析探索核心复方抗肿瘤的机制。结果:本研究收集方剂296条,中药383味。统计高频药物、药物组合及计算出10种核心药物。在核心药物的基础上按照君臣佐使配伍规律确定核心复方“白花蛇舌草-黄芪-莪术-甘草”。对核心复方运用网络药理学共筛得118种化合物、95个药物活性成分及52个核心靶点。KEGG通路分析主要与炎性反应、凋亡及免疫等生物学过程相关,与前期抗肿瘤活性研究数据相符。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肿瘤多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治则,核心复方的挖掘为中医药抗肿瘤治疗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新思路。网络药理学结果提示核心复方的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促进细胞凋亡,调控免疫平衡,抑制缺氧和炎性微环境,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龟鹿二仙胶改善糖尿病大鼠生殖损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3只SD雄鼠随机分成5组,选取其中1组作为正常组,剩余4组合并成造模组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30 mg·kg-1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以连续3次随机血糖均>16.7 mmol·L-1作为纳入糖尿病生殖损伤模型标准。将成模的大鼠按血糖高低随机分成模型组、龟鹿二仙胶组(2 g·kg-1)、维生素E组(0.03 g·kg-1)、五子衍宗丸组(0.6 g·kg-1),给予相应药物剂量灌胃,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每周测体质量和血糖。4周后取材进行指标检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及附睾组织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睾丸细胞凋亡情况;精液分析仪检测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ELISA检测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电话随访能否减少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的30 d再次住院率。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0例,随机分为早期电话随访组(出院1周内电话随访,250例),常规电话随访组(出院1周至1月内随访,260例),未随访组(出院后未随访,190例),观察30 d内3组患者因心力衰竭加重的再次住院率、再次住院死亡率及再次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早期电话随访组30 d内再次住院比例(49例,19.6%)明显低于常规电话随访组(61例,23.4%)和未随访组(50例,26.3%)(P均0.05);早期电话随访组30 d内再住院死亡比例(7例,2.8%)明显低于常规电话随访组(12例,4.6%)和未随访组(13例,6.8%)(P均0.05)。再次住院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应用不合理引起的再住院比例,早期电话随访组明显低于常规电话随访组,且明显低于未随访组;诱因为感染、心律失常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再住院比例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电话随访可能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锁骨外侧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肩部损伤,大多为直接暴力所致。由于颈部肌肉牵拉,骨折断端移位明显,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从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我院用钩钢板治疗2型锁骨外侧端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二次肝切除手术(RHR)治疗切除术后复发型肝细胞癌(HCC)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HCC术后首次复发未行任何治疗的175例行RHR的病人临床资料,统计长期存活率并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RHR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4%,1、3、5年总存活率和无瘤存活率分别为92%、71%、51%和为75%、43%、36%。高龄(>65岁)、首发肿瘤巴塞罗那(BCLC)分期B期、肿瘤出现微血管侵犯、肿瘤直径和肿瘤包膜不完整是影响RHR后总存活率的风险因素。结论 RHR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经筛选可行者,其安全性较高且疗效理想。高龄(>65岁)、首发肿瘤BCLC分期B期、肿瘤出现微血管侵犯、肿瘤直径和肿瘤包膜不完整的HCC病人RHR后预后相对较差,考虑可否缩短随访时间或联合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