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洪蓓 《光明中医》2022,(19):3495-3498
王焕禄教授是全国第四、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行医60余载,对内科、妇科、儿科疾病辨证精准,用药精当,疗效卓著。其辨治月经病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注重详问病史,结合相关检查,重虚实辨证并分年龄段辨治。此文总结王焕禄教授关于月经过多和月经量少的辨治经验。并附医案2则。  相似文献   
2.
中医诊断对于认识亚健康状态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亚健康的概念及相关讨论 1.1 亚健康的概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苏联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1].随后各国学者们对亚健康状态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现象,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因而也可以称为第三状态、临界状态、灰色状态、或病前状态.  相似文献   
3.
观察两种频率(5Hz和100Hz)电针对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压力缩肢阈及血浆cAMP、cGMP和皮质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频率电针均能明显升高关节炎大鼠痛阈,但两者的作用无明显差异;这两种频率电针均能提高血浆cAMP和cGMP含量,两者对血浆cGMP含量的升高作用有非常显著的差异;5Hz电针镇痛效应与血浆cAMP含量有显著相关;5Hz电针能明显升高血浆皮质醇含量。提示不同频率电针可产生不同效应,它们产生镇痛作用的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总结蒲辅周医案中成人汤剂服药次数与服药时间.服药次数与服药时间的选择可以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不同的日服量与相应的服法组合可分为:重剂轻投、重剂久服、小剂久服、平剂缓服.体现蒲辅周通过辨证施量、服法控制,达到既获得最佳疗效,又不损伤胃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CD34细胞及亚群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中供者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34 (CD34 )细胞及其亚群变化和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多色分析技术 ,测定 15 1份allo PBSCT供者 ,经细胞因子动员后外周血标本CD34 及其亚群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 在检测的15 1份标本中 ,CD34 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 (0 .95 4± 0 .46 6 ) % ,含量为 (3.5 5± 2 .41)× 10 9/L ;其中CD34 CD38-亚群含量为 (0 .2 5 3± 0 .2 40 )× 10 9/L ,占CD34 细胞的 6 .78% ;CD34 HLA DR 亚群含量为 (0 .2 73± 0 .310 )× 10 9/L ,占CD34 细胞的 6 .82 % ,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随着采集次数的增加 ,CD34 细胞及其亚群数量逐渐减少 (P <0 .0 5 ) ;随着供者年龄增加 ,其外周血CD34 细胞数逐渐减少 ,≥ 40岁供者CD34 细胞百分比和含量比 <2 0岁供者分别降低了 47%和 5 0 % ;动员后外周血CD34 细胞数存在性别差异 ,男性供者外周血CD34 细胞数较女性高 2 3%。结论 应用流式细胞多色技术测定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 ,不仅能确定造血细胞数量 ,而且对造血干祖细胞的质量进行评价 ,为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观察不同频率 (5 Hz、1 0 0 Hz)电针对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压力 -缩肢阈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腰髓 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 :两种频率电针在升高关节炎大鼠痛阈的同时 ,亦可明显升高下丘脑 β-内啡肽含量 ,说明下丘脑 β-内啡肽参与关节炎大鼠针刺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洪蓓  董晓彤 《中国针灸》1999,19(3):170-173
观察两种频率电针对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压力-缩肝阈及血浆cAMP、cGMP和皮质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频率电针均能明显升高关节炎大鼠痛阈,但两者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定病名”“抓主症”“析病机”“明治法,选方药,定药量”以及“典型病案分析”等五方面对傅延龄教授运用经方辨治消化系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体现了其对经方的深刻理解,对经方的熟练驾驭,以及恰当运用中西医理论对疾病的病机证候进行综合分析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王洪蓓  董晓彤 《中国针灸》1998,18(3):163-166
本实验观察不同频率(5Hz、100Hz)电针对急性佐性关节炎大鼠压力-缩肢阈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腰髓-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频率电针在升高关节炎痛阈的同时,亦可明显升高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说明下丘脑β-内啡肽参与关节炎大鼠针刺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总结《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中配伍用量规律为"君臣佐使,各施其量""八法应用,蒲老特色""辨药配伍用量—制约药物偏性"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