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系统观论述中风偏瘫针灸治疗方案的优化组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强调中风偏瘫针灸治疗方案优化组合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系统观的方法论原则,对中风偏瘫治疗方案如何优化组合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性的探讨和论述。结论:实现治疗方案的优化组合,应该成为今后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主要目标。针灸治疗的早期介入,不放弃6个月以后的治疗,早期取阳经穴为主,1日2次健患侧交替针刺,后期根据偏竣共同运动模式,上肢取伸肌群穴为主,下肢取内收,屈肌群穴为主,1日1次针刺患侧,是目前相对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偏头痛近十年临床疗效进展。方法:通过查阅90年代以来大量有关文献,从毫针治疗、单穴针刺、头针治疗、电针治疗、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等方面,归纳总结针灸治疗偏头痛治疗。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有其独特的治疗,治疗宜着重于针刺方法、针刺手法及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3.
归纳整理<难经>学术思想对针灸学贡献9个方面,即:首次提出奇经八脉;首次提出八会穴;首次提出五输穴主治作用;首创"补母泻子"的针法;首创"泻南补北法",首次提出手少阴心经原穴;最早阐明俞募穴治病机理;提倡分清营卫,方可针刺补泻;强调针刺时双手配合.这些学术思想对现在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将传统的《刺法灸法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也注重形象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5.
青龙摆尾刺太冲治疗巅顶痛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泽涛 《中国针灸》1998,18(5):300-300
巅顶痛,类似现代医学血管神经性头顶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机能紊乱,神经调节障碍而引起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头顶痛。笔者自1990年~1996年6月,在临床上采用青龙摆尾刺太冲穴为主治疗本病11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0例中,男38例,女7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的2个月,最长20年,1年以内的有58例,1~5年有32例,5~10年有15例,10~20年有5例。以上病例均经西医院颅脑神经科确诊无颅内肿瘤。2 治疗方法取穴:主穴为太冲(双侧),辅穴为百会、四神聪。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所选穴位,选用已消毒的28号、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针刺方案对偏瘫早期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两种针刺方案对中风偏瘫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将70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日2次分别针刺健患侧腧穴,对照组每日1次针刺患侧腧穴.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肢肢体运动功能分级达Ⅳ级以上为68.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良好率为74.3%;对照组分别为31.4%和42.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方案相比,每日2次健患侧腧穴交替应用的针刺方案更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针刺督脉穴用于海洛因依赖脱毒治疗的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督脉穴在海洛因依赖脱毒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7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美沙酮10 d递减疗法,配合针刺督脉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沙酮10 d递减疗法.两组均采用戒断症状评定量表进行评定记分和症状分级.结果:治疗组实际完成脱毒治疗31例,对照组26例.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戒断症状记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逐日戒断症状记分,治疗后出汗、焦虑和肌肉骨骼疼痛症状的分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督脉穴对海洛因依赖戒断综合征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能有效缓解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8.
在针刺治疗过程中,采用适宜的针刺手法是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目前的针灸教材中,对针刺手法的阐述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针刺手法进行规范.在多年的针灸临床与教学的基础上,广泛研读了古今有关文献,兹对行针基本手法与基本补泻手法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敬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针刺深浅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论述了针刺深浅不可千篇一律,认为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部位而异,同时要参考季节时令、年龄、体质及体形。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的 X线诊断方法及其价值 ,我们对15 2例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颈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全部进行颈椎正侧位摄片及标准颈椎间盘 CT扫描 ,并对其 X线表现及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5 2例中男 5 9例 ,女 93例 ;年龄 30~ 6 5岁 ,平均 47.5岁 ;病程最短 12天 ,最长 2 4年。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颈部不适伴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 ,手局部麻木和局部肌肉萎缩 ,其中以头晕、颈部不适为主者 43例 ,以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为主者 81例 ,以手的局部麻木和肌肉萎缩为主者2 8例。主要体征为颈部棘突间隙或椎旁有深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