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的降压与逆转LVH的疗效。方法将68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34例)与阿替洛尔组(34例),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压与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两组于治疗8周后血压均显著降低,12周后两组LVH逆转显著,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逆转LVH伊贝沙坦优于阿替洛尔。  相似文献   
2.
3.
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在各种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阑尾炎的病人常规用低频探头3.5~4.0MHz检测阑尾区后,再改用高频探头10.0~12.0MHz反复扫描阑尾区,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143例阑尾炎患者,低频探头超声诊断符合率(阳性检出率)为32.86%,而高频探头诊断符合率(阳性检出率)为88.11%。结论高频超声较低频超声能更好地检测各种阑尾炎病变(除部分单纯性阑尾炎外),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资料和方法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组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肾脏是本病主要受损害脏器。本院自1988年2月至1990年5月对21例HFRS患者进行了多次B超检查,为临床提供了肾脏形态学改变资料。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平均31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科研座谈会所定的7项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能量图)在诊断淋巴瘤性淋巴结与浅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因颈部包块、腋窝包块、腹股沟区包块就诊的恶性淋巴瘤或者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应用超声检查浅表53个淋巴结,回顾对照分析淋巴瘤性淋巴结及淋巴结转移癌的二维超声、CDFI表现。结果两组淋巴结形态、髓质回声消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内部回声减低、淋巴门血流及动脉阻力指数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超声对淋巴瘤性淋巴结与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数逐年增加。对老年疾病的防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老年疾病特别是肝胆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且症状多不典型,容易误诊,给临床诊治带来困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常规心脏三维CT成像检查中可见国人心脏心尖部心肌存在变薄的影像改变,但未见文献报道.认识该影像征象的相关解剖及影像特征,可为临床相关学科的应用及研究提供客观基础.目的:确定国人心尖区心肌最薄点的存在,测量其厚度及位置关系.方法:解剖学观察12个体外心脏标本并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心尖部最薄点厚度及左室心肌最厚处的厚度.选取2009-01/12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CT室进行检查的69例无明确心脏疾患患者的三维CT资料,利用三维成像技术显示心尖部结构.测量心尖最薄点、左室心肌最厚处的厚度及心尖最薄点至冠状动脉前降支的距离.结果与结论:解剖学观察显示体外心脏标本心尖部存在心肌变薄区,厚度为(1.74±0.32)mm,左室心肌最厚处为(13.07±1.48)mm;三维CT可清楚显示心尖部心肌最薄区,厚度为(1.27±0.31)mm,左室心肌最厚处为(12.02±1.66)mm;心尖部最薄点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距离为(13.70±3.78)mm.统计结果显示解剖学心尖部最薄点厚度与三维CT测量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国人心尖区心肌变薄是一种正常解剖结构,标本解剖学及活体三维CT影像学均可清楚显示.  相似文献   
8.
标本塑化技术目前国内有以哈根斯和大连医科大学为代表的,在冷冻条件下进行脱水、脱脂及硅胶渗透的方法[1-2].但此项技术在仪器设备上投资巨大,一般学校无法实施.而南京博奇科教器材有限公司所研制生产的塑化标本,则是在常温下进行脱水、脱脂和硅胶渗透,然后再硬化的制作方法,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已有标本被中国博物馆收藏[3].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解剖学和影像学方法观察寰枢关节(AAJ)及相关结构的优缺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寰枢关节段尸体解剖标本进行解剖学和影像学对比研究,观察椎动脉寰枢段(VA-A)、第1、2脊神经(CN1,CN2)以及AAJ滑膜皱襞(SF)的解剖,测量它们的大小及位置关系值。结果:CN1出椎管后向外下走行于寰椎后弓上缘及VA下缘,CN2出椎管后走行于寰、枢椎后弓之间及VA后。SF存在于寰枢中央前关节6例,寰枢外侧关节5例。VA-A沿AAJ走行,有4个弯曲,其中第2、4个弯曲远离其骨结构。CN1、CN2到VA-A距离范围分别为0.0~2.2 mm、0.0~3.6 mm,VA2个弯曲行程远离AAJ骨结构距离范围分别为0.0~4.8 mm、2.0~7.9 mm,解剖及影像测量值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学方法有利于观察CN和SF,影像学方法显示VA-A与AAJ清楚。两者具有互补性,得到的测量值相当,结合应用为研究该区域的复杂解剖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常规心脏三维CT 成像检查中可见国人心脏心尖部心肌存在变薄的影像改变,但未见文献报道。认识该影像征象的相关解剖及影像特征,可为临床相关学科的应用及研究提供客观基础。 目的:确定国人心尖区心肌最薄点的存在,测量其厚度及位置关系。 方法:解剖学观察12个体外心脏标本并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心尖部最薄点厚度及左室心肌最厚处的厚度。选取2009-01/12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CT室进行检查的69例无明确心脏疾患患者的三维CT资料,利用三维成像技术显示心尖部结构。测量心尖最薄点、左室心肌最厚处的厚度及心尖最薄点至冠状动脉前降支的距离。 结果与结论:解剖学观察显示体外心脏标本心尖部存在心肌变薄区,厚度为(1.74±0.32) mm,左室心肌最厚处为(13.07± 1.48) mm;三维 CT 可清楚显示心尖部心肌最薄区,厚度为(1.27±0.31) mm,左室心肌最厚处为(12.02±1.66) mm;心尖部最薄点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距离为(13.70±3.78) mm。统计结果显示解剖学心尖部最薄点厚度与三维CT 测量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证实国人心尖区心肌变薄是一种正常解剖结构,标本解剖学及活体三维CT影像学均可清楚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