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优选淡竹叶浸出物的提取方法,并制定浸出物的质量标准。方法:以浸出物得率、异荭草苷含量、日当药黄素含量、特征峰总峰面积及过滤速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淡竹叶浸出物的提取工艺;通过不同产地的多批次淡竹叶浸出物的测定,制定浸出物得率的最佳范围。结果:淡竹叶浸出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热浸法50%乙醇提取,浸出物范围为9.69%~21.8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用于淡竹叶浸出物提取,为淡竹叶浸出物提取方法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槐角炮制前后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和色度值,结合不同模式识别方法比较槐角炮制前后的差异性,为槐角和蜜槐角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法对槐角炮制前后样品进行测定,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色谱图进行匹配生成槐角炮制前后的UPLC特征图谱,并对炮制前后的色度值(Lab)进行测定,通过相似度分析、对照品比对、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槐角炮制前后进行多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建立了槐角炮制前后的UPLC特征图谱,槐角和蜜槐角分别确定了23、24个共有峰,指认2、15、16、20、21号峰为没食子酸、芦丁、染料木苷、槲皮苷、槐角苷,炮制后新增成分24号峰为5-羟甲基糠醛;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槐角炮制前后相似度均大于0.9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槐角炮制前后区分不明显,PCA可以将槐角和蜜槐角大致分为2类,OPLS-DA分析可将槐角和蜜槐角明显区分为2类,且结果显示1、2、10、22、23、24号峰是引起槐角和蜜槐角间成分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色度值ΔE范围为5~13,炮制前后色差可被肉眼识别。结论 建立的多指标特征图谱和色度值鉴别方法对槐角药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及整体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麦门冬汤浸膏粉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及物理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干燥、鼓风干燥、冷冻干燥4种干燥方式制备麦门冬汤浸膏粉,建立UPLC指纹图谱,并以5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构建物理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别比较UPLC指纹图谱和物理指纹图谱的差异,通过计算可压性参数比较4种麦门冬汤浸膏粉的压缩成型性。结果:4种麦门冬汤浸膏粉的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5,物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55、0.888、0.987、0.941;UPLC指纹图谱和物理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均将4种麦门冬汤浸膏粉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出3个和2个主成分,分别包含了原始数据100%和90.03%的信息;喷雾干燥粉的压缩成型性最优。结论:不同干燥方式对麦门冬汤浸膏粉的UPLC指纹图谱影响不大,对其物理指纹图谱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评价不同规格野菊花药材质量.方法 按照野菊花药材直径大小,将野菊花分为a(直径0.1~0.3 cm)、b(直径0.3~0.5 cm)、c(直径0.5~1.0 cm)3种规格.建立基于HPLC的野菊花药材主要指标成分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方差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以喷雾干燥方式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β-CD与丹皮酚的用量比、β-CD与水的用量比、包合时间、喷雾干燥进出风温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得率和丹皮酚包合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丹皮酚-β-CD的包合工艺.对包合物和物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丹参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17批丹参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分别建立三者的对照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评价三者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结果 丹参饮片、水煎液、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均确定了8个相同的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7个共有峰分别为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E、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三者对照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90;Pearson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丹参水煎液与配方颗粒质量更为接近;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结果表明,丹酚酸E、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丹酚酸B和峰8是影响指纹图谱信息分类的标志性成分。结论 丹参饮片、水煎液及其配方颗粒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三者质量具有良好正相关性,可为丹参配方颗粒的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车前草浸出物的测定方法,为车前草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车前草的浸出物特征图谱,同时测定车前草浸出物中大车前苷、木犀草苷和车前草苷D3个成分的质量分数.以车前草浸出物质量分数、特征图谱共有峰总面积及3个指标成分的总质量分数为综合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色泽量化原理分析荆芥药材粉末颜色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指标成分含量、浸出物的相关性,同时对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UPLC测定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分光测色仪测定药材粉末颜色(L*a*b*值),同时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及指标成分含量,运用SPSS 26.0软件分析色度值与各项测定指标的相关性,结合聚类分析法、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熵权TOPSIS法对13批不同产地的荆芥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3批荆芥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共确定21个共有峰,相似度较高,指认出橙皮苷、迷迭香酸、胡薄荷酮3个成分。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峰1分别与L*b*、总色值(E)呈高度正相关,胡薄荷酮含量、峰17分别与L*b*E值呈高度负相关,橙皮苷含量、峰9分别与b*值呈高度正相关;峰3分别与L*b*E值呈显著正相关,橙皮苷含量、峰9分别与L*E值呈显著正相关,峰7、18分别与L*E值呈显著负相关,峰5、11、13、14、16分别与b*值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可将荆芥药材聚成2类,浙江萧山聚为一类,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河南周口聚为一类。OPLS-DA结果显示,峰17(胡薄荷酮)、9(橙皮苷)、13、10(迷迭香酸)、11、12、14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均大于1。熵权TOPSIS法结果显示河北安国产荆芥的质量整体较佳。结论 荆芥药材粉末色度值与各项测定指标密切相关,可用于不同产地荆芥药材的质量控制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化湿败毒颗粒(Huashi Baidu Granules,HBG)的喷雾干燥工艺。方法 利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BBD-RSM)设计实验,以药液相对密度、进风温度及进料速率为考察因素,得粉率、芍药苷、甘草素、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甘草酸、和厚朴酚和厚朴酚的转移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喷雾干燥工艺。结果 HBG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药液相对密度1.02,进风温度175℃,进料速率50%,验证试验的综合评分分别为92.57、92.50、91.96,各质量指标的RSD均小于3.0%。结论 该方法优选的喷雾干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HBG的制剂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配伍比例金银花-连翘药对合煎颗粒与单煎颗粒混合后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 采集不同配伍比例金银花-连翘药对(1∶2、1∶1、3∶2、2∶1、3∶1)合煎颗粒及单煎颗粒混合后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采用SPSS 26.0对指纹图谱各共有峰的峰面积/称样量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指纹图谱中确定了15个共有峰,并对其中9个特征峰进行了指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当金银花、连翘配伍比例为1∶2、1∶1时,合煎颗粒与单煎颗粒混合样品中各色谱峰峰面积/称样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金银花、连翘配伍比例为3∶2时,合煎颗粒与单煎颗粒混合样品中峰3、8、10、12的峰面积/称样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金银花、连翘配伍比例为2∶1时,合煎颗粒与单煎颗粒混合样品中除峰8外,其余14个特征峰的峰面积/称样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金银花、连翘配伍比例为3∶1时,合煎颗粒与单煎颗粒混合样品指纹图谱的差异最大,除峰4、6、8外,其余12个特征峰的峰面积/称样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配伍比例金银花-连翘药对合煎颗粒与单煎颗粒混合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