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一般特征与其发病节气的关系,为临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研究某中医骨伤专科三甲医院HIS系统数据库中464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并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绘制雷达图对入院节气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649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男1153例,占24.80%(1153/4649),女3496例,占75.20%(3496/4649);4649例患者中以51~60岁年龄段数量最多,为1721例,占37.02%(1721/4649);2016年患者入院时间主要分布的节气为寒露(7.02%)、清明(6.79%);2017年患者入院时间主要分布的节气为清明(6.17%)、霜降(5.91%);2018年患者入院时间主要分布的节气为惊蛰(16.17%)、清明(13.91%)。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节气密切相关,按照季节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进行有规律的预防和治疗以期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用药规律及特色,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些新思路,同时也为临床用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①采用Excel表格对艾滋病相关性腹泻处方数据中的中药、药味类别、性味、归经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②采用数据挖掘软件IBM SPSS Modeler 18.0的Apriori算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③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对频次最高的30种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436个病例,处方436首,共有中药279味,所有中药使用频次共计5527次,其中白术、甘草、茯苓、党参、山药使用次数最多,药物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最为常见,药味以甘、辛为主,药性以温/微温、平居多,药物归经以脾经最多,其次是心经、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5种关联强度高的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5类。结论 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为主,且多与药味甘、辛,药性温/微温、平,归脾经的药物进行搭配使用,其中茯苓-白术为最常用的药对,以新组方规律来看,更侧重于消积化滞、补气益血、滋阴生津。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遣方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 (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数据,探讨真实世界亚急性甲状腺炎辨治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古今云医案平台数据挖掘系统分析湖北省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床第一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数据,总结归纳其辨治特点及用药规律。结果 纳入病案223例,累计处方712张。涉及25种证型,164个症状,高频症状聚类后得到外感风热证、肝经郁热证、痰瘀化热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内扰证等证型的核心症状组合。证型拆分得到7个实性病机证素(火热、气滞、痰湿、血瘀、外风、外热、外寒),4个虚性病机证素(阴虚、气虚、阳虚、血虚)及6个病位证素(肝、肺、肾、脾、心、胃)。712张处方包含282味中药,以性味苦寒、辛温,归肝经药多见,功效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解表药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得到药对16对,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6类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体现了疏肝清热,透邪解表,化痰散结,解毒利咽,凉血活血等治法。结论 本研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以肝经郁热证最为常见,其次为痰瘀化热证、外感风热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内扰证,遣方用药既要疏肝、清热,又要祛瘀、化痰,对症加减,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贞芪扶正胶囊辅助治疗艾滋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取贞芪扶正胶囊组方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通过GeneCards、OMIM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艾滋病相关靶点;通过STRING 11.5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PPI网络, 并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9.1构建贞芪扶正胶囊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 Tools软件对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贞芪扶正胶囊31个活性成分及180个作用靶点, 确定TNF、IL6、AKT1、IL1B、TP53、VEGFA、RELA、EGFR、CASP3为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生物过程1 436条、细胞组分53条、分子功能117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67条通路, 与癌症、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 AKT1、TNF等核心靶点与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成分有良好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脊柱与骨关节结核临床治疗流程。方法三位一体是指中医辨证施治、个体化的西药抗痨、谨慎的外科手术三种治疗手段并重的骨关节结核治疗方法。结果完成治疗的184例患者中178例(96.7%)获得临床治愈;55例仍在治疗中。结论三位一体、方法有效地减少了骨关节结核复发和耐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医消化内科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探究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中医内科记录的2000例患者用药资料进行研究,回顾分析该时间段2000例患者的实际用药情况,分析其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的不合理用药比例为18.75%(375/2000),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的不理合理用药比例(73.05%)显著高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26.95%)(P0.05);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为使用药物剂量过大110例(29.65%)、重复用药116例(31.27%)、服用有药效拮抗的药物65例(17.52%)、过量服用抑酸药物40例(10.78%)、不合理应用抗生素40例(10.78%)。结论使用药物剂量过大、重复用药、服用有药效拮抗的药物、过量服用抑酸药物、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均为中医消化内科常见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医师需根据以上用药问题,结合专业知识和不合理用药的具体原因制定对应措施,提高中医消化内科的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探讨小儿骨科疾病的临床特征,为该类疾病的预防、诊治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小儿骨科诊疗中心收治的8475例患儿的HIS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具体疾病分为骨病组和骨伤组,分析两组患儿在性别分布、年龄层次分布、平均住院周期与住院总花费的差异,同时对疾病顺位进行排序总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结果 ①骨病组患儿的主要疾病顺位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内外翻畸形,骨伤组患儿疾病顺位依次为肱骨髁上骨折、锁骨骨折、尺骨近端骨折、肱骨外髁骨折、股骨骨折。②骨病组1387例患儿,骨伤组7088例患儿,两组患儿病例数量比为1∶5.11。③骨病组患儿平均年龄为(9.30 ± 3.49)岁,骨伤组患儿为(10.35 ± 2.71)岁,两组患儿在年龄的对比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9.685,P = 0.00)。④骨病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周期为(17.73±18.27)天,骨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周期为(15.25±17.12)天,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976,P = 0.00)。⑤骨病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总花费为(19453.05 ± 2193.78)元,骨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总花费(24619.06 ± 2698.85)元,经过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894,P = 0.00)。结论 基于真实世界的研究中骨病组患儿与骨伤组患儿在平均年龄、年龄层次分层、平均住院周期、平均住院总花费等对比上均存在差异,故而在制定预防及治疗策略时均有不同的侧重,并且两组患儿疾病顺位的不同亦能为小儿骨科疾病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临床医疗真实环境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和分析,以探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临床真实世界数据,收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风湿病中心2016年1月-2018年12月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诊断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将其在我院真实医疗环境中产生的数据建立专一的数据库。使用SPSS 22.0及Excel 201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①175例急性痛风患者中,男性患者162例,女性患者13例,男女患病比例12.46∶1。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年龄对比上,男女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③急性痛风性关节患者的入院时间主要分布于夏季。④175例急性痛风患者中湿热蕴结证者81例,占46.55%,瘀热阻滞证者61例,占34.82%。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单一关节发病,发病最多的为第一跖趾关节,其次是踝关节。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首要诱发因素为饮酒,其次为饮食。结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存在更为显著的男女性别及年龄差异,其诱发引物亦与痛风性关节炎稍有不同,应针对于此制定更为详细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策略,同时因根据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制定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