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对脑衰老的认识散见于健忘、眩晕、郁证、癫证、脑空虚、脑髓消、情志病等论述中.认为本病是人脑功能逐渐衰退的疾病,证候与脑主思维、记忆、感觉、五志等功能失调相关,表现为神机失调、智能衰退、行为异常,患者起病隐匿,渐行加重.初期多见头晕耳鸣、健忘失眠、情绪急躁等脑功能失调症状;中期呈记忆力明显减退、反应迟钝、神情淡漠等脑功能衰退症状;后期智能明显衰退,脑组织形态改变,呈痴呆状态.  相似文献   
2.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又为手足少阳之会穴。主治耳鸣、耳聋、口?、口噤、颊肿、牙痛、瘰疬、暴喑、牙床急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等病症。笔者宗前人之旨,以翳风穴为主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现举例如下。 1 口噤 李某,男,38岁,1996年11月就诊。2小时前受情志刺激又感风寒,至牙关紧闭,用手撬之而不开。痛苦面容,意识正常,不能讲话。诊断:口噤。针刺双翳风穴,配双下关穴、四关穴。提插捻转,使之得气,再用泻法行针2分钟,行针过程中病人即牙开能言,留针20分钟以巩固疗效。起针后牙关开合正常,言语流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药综合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耳穴压豆组、针刺组、中药组及综合疗法组,每组30例。4组患者分别予以相应治疗,耳穴压豆组采用耳穴压豆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中药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综合疗法组采用以上3种治疗方法。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4组患者PSQ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综合疗法组>中药组>耳穴压豆组>针刺组,但组间比较,只有综合疗法组及中药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压豆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其余3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30/30)。结论:耳穴压豆、针刺、中药内服及针药综合疗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均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针药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川芎与延胡索的提取方法和最佳工艺条件。方法考察不同提取条件对阿魏酸、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提取工艺条件优选。结果川芎采用12倍量75%乙醇提取3.5 h 即可。pH 为3的川芎提取液以5 ml/min 的流速上 DM-130大孔树脂柱,用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延胡索采用22倍量 pH 4的酸水提取3 h。结论该工艺提取率高,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阳陵泉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陵泉穴是足少阳胆经合穴,又为胆之下合穴和八会穴之一筋之会穴。不但能治疗本经病变,还能治疗胆腑病变,又是治疗筋脉麻痹之要穴,具有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利胆和胃、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对胁痛、肩痹、痉证、痿证、肝斑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制备及理化性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pH梯度法制备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透射电镜下观察脂质体外观形态,激光散射测定脂质体粒径分布和Zeta表面电位,利用氧化指数测定氧化程度,葡聚糖凝胶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和渗漏率。结果: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平均粒径(102.4±3.8)nm,多分散指数0.18±0.01,呈双分子层结构,Zeta电位(27.4±0.58)mV,氧化指数<0.2,包封率86.42%。冰箱(<4℃)保存9个月后脂质体的渗漏率<8.0%,而室温保存时渗漏率较大,9月渗漏率达34.8%。结论:制备的长春碱亲水基修饰阳离子脂质体粒径均匀,外观良好,包封率高。脂质体的渗漏率与保存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其后续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荆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s""Clinical applicatio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在2000年10月-2020年1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73篇,其中有效文献68篇。荆芥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包括单萜类、倍半萜类、醛类、酮类等化合物,如L-薄荷酮、胡薄荷酮、石竹烯等)、其他萜类(如8,15-异海松二烯-7β,18-二醇、α-生育醌、植醇等)、黄酮类(如芹菜素、山柰酚、芦丁等)及其他成分(如绿原酸、β-谷甾醇等);具有抗病毒(如抗甲型H1N1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抗炎镇痛、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止血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祛风解表、清头目、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我们以特质养心氏治疗冠心病 5 0例 ,并对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按 1 978年 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1] ,选取我院保健科门诊患者 90例 ,其心电图均有明确的ST- T缺血改变 ,70例有明显的胸闷、心悸 ,2 0例有阵发性心前区闷痛。随机将 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0例 ,男 3 0例 ,女 2 0例 ;年龄 41~71岁 ,平均 5 8.1 7岁 ;病程 6个月至 1 1年 ,平均5 .3 2年。对照组 40例 ,男 2 2例 ,女 1 8例 ,年龄 43~73岁 ,平均 5 7.3 5岁 ,病程 5个月至 9年 ,平均 4.2 4年。两…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4岁,1997年7月24日就诊。自诉瞬息性肩背疼痛2年余,每于饮热水、食热粥后即引起双侧肩背对称性疼痛,疼痛持续短暂,停止饮后则疼痛消失,饮冷饮冷粥无上症,自述疾病开始时无任何原因。诊其无颈项疼痛、无恶寒发热,大小便正常。双侧肩背表面无异常,唯于双侧肩中俞附近有轻微压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数。即行针刺治疗,取双侧肩中俞、肩井穴,用泻法,使针感有酸麻胀的感觉,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次日来诊时即告之针后症状消失,回去热饮后未再疼痛。为巩固疗效,又用上法治疗1次。随访半年未再…  相似文献   
10.
牛凤菊  魏红 《光明中医》2005,20(1):53-54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穴 ,又为手足少阳之会穴 ,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对于其定位 ,在以往文献中 ,差别不大。如《针灸甲乙经》谓其“在耳后陷者中 ,按之引耳中” ;《针灸集成》“在耳根部 ,距耳五分” ;《针灸大成》“耳后尖角陷中 ,按之引耳中痛” ;《针经》中有“先以铜钱二十文 ,令患者咬之 ,循取穴中……针灸俱令人咬钱令口开”。现代临床上翳风穴的取法与《甲乙经》基本一致。如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及《腧穴学》中定位为 :“正坐侧伏或侧卧 ,在耳垂后方 ,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1 古文献研究晋代《针灸甲乙经》记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