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大蒜素联合奥美拉唑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炎患者均来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或住院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以大蒜素+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予以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服药期间不良临床症状发生率,以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Hp再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83.3%,对照组为86.5%,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期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便秘不良临床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0%、8.3%、0、8.3%、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38.5%、19.2%、42.3%、3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Hp再感染率分别为4.0%、1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蒜素联合奥美拉唑疗法治疗Hp相关胃炎疗效显著,且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小,Hp再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2.
青刺果黄酮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青刺果黄酮对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给予青刺果黄酮(300 mg/kg)灌胃治疗,连续4周,采血测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尿素氮(BUN).灌胃期间,每2 d称重一次.结果糖尿病小鼠给予青刺果黄酮治疗的前3周,体重较造模组显著增加,但在第4周,青刺果黄酮组小鼠的体重与造模组相比却没有显著性差异.青刺果黄酮能极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GLU、TG、AST水平(P<0.01);能显著性降低VLDL-C、ALT和BUN水平(P<0.05);但对TC水平影响不大.结论青刺果黄酮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对肝功能的减退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疼痛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78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护理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35例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后者43例患者采用的是疼痛管理模式,观察并对比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睡眠和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相比较之下,在睡眠质量上更差,疼痛感更强,两组患者治疗差异性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临床上针对骨折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实施疼痛管理,能够将患者的疼痛感明显缓解,同时促进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四川八所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循证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有效、经济、可行的四川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方法整群抽样川北医学院等四川省8所高校2200名在校大学生,通过发放自行设计的《四川省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的二次研究,将各地相同调查项进行对比。结果共发放《调查表》2200份,收回1920份,回收率87.27%。四川省大学生参与最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分别为:社会调查(47.5%)、公益劳动(42.3%)、专业实习/见习(38.7%);最感兴趣的社会实践内容为:社会公德教育(54.79%)、诚信道德教育(53.07%)、专业技能教育(51.88%),且近80%的大学生认为实践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关或密切相关;最希望能与大学生就业(65.3%)、专业特点(60.1%)、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40.9%)相结合;最想去的实践单位为:公益或事业单位(43.7%)、企业(27.8%)、机关单位(19.2%)。社会实践最大的困难在于:联系实践单位(50.5%)、资金投入不足(46.7%)、选题空泛,实践项目难确定(44.1%)、缺乏老师指导(43.6%)。学生总体满意度为"一般"。与其他高校社会实践相比,四川大学生社会实践覆盖率更广,与专业结合更紧密,学生更重视社会实践与德育教育、与就业的结合。结论四川高校社会实践应突出地方特色、贴近学生、服务当地,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并建立有效的师资、经费、制度保障机制及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浩哲  熊翼 《中医学报》2019,34(5):1016-1019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兔的机制。方法:选取普通级成年新西兰白兔4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葛根素组,每组均为11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采用改良Hulth模型法建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建模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生理盐水组在兔膝关节处注射生理盐水,葛根素组在兔膝关节注射葛根素,均连续注射10周。比较各组兔的关节腔病变程度,各组兔关节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比较各组兔软骨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结果:葛根素组兔的关节腔病变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葛根素组关节液中IL-1β、MDA高于正常对照组,IL-1β、TNF-α、MDA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IL-10、SOD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素组的软骨组织中MMP-1、MMP-13阳性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TIMP-1阳性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高于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抗炎、抗氧化以及降低MMPs表达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青刺果黄酮对糖尿病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青刺果黄酮(FPR)对糖尿病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给予青刺果黄酮(300mg.kg-1)灌胃治疗,连续4周。分别于2周和4周末各组随机抽取4只处死,取肝脏称重,然后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肝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观察。结果糖尿病(DM)小鼠肝脏指数显著增加,肝细胞失去正常的索状结构,肝窦变窄,肝细胞索之间纤维细胞增生。肝细胞肿胀,发生颗粒变性,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严重者,肝细胞出现多灶性坏死灶,坏死灶内细胞核浓缩、碎裂、溶解,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中央静脉和小静脉淤血。FPR治疗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肝细胞的索状结构清楚,肝窦较正常,肝细胞呈轻微的颗粒变性。结论FPR能抑制糖尿病小鼠肝脏肿大,减轻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有效延缓糖尿病引起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7.
熊翼  马浩哲 《中医药导报》2019,25(6):102-105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清热方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2例T2DM合并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磺脲类及双胍类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以吡格列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益气养阴清热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血糖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1(PAI-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NF-α及PAI-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PAI-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PG和2 h PG均分别与CRP、TNF-α及PAI-1呈正相关(P0.05),而与脂联素(ADP)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方联合吡格列酮治疗T2DM合并MS有较好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糖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胰岛素的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7.5%,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7.5%,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显著减少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熊翼  江峰  陈鹏 《中国中医急症》2022,(6):1071-1073
目的 观察宣肺调肠法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4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两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宣肺调肠法,予中药汤剂口服或鼻饲。两组均治疗7 d后比较炎症因子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和改良Marshall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累积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改良Marshal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和累积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宣肺调肠法治疗脓毒症相关ARDS效果良好,在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0.
陈鹏  江峰  杨洋  熊翼  夏艳霞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9):1119-1123
目的 调查武汉市中年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使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武汉市第七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3 483名中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组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个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及其个数对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影响。 结果 男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4.118, P<0.001);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23、15.588、14.926、12.579、99.217、53.819、44.055、4.936,P值均<0.001;男性在体育锻炼水平上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χ2=362.787,P<0.001)。在吸烟(χ2=1 222.742,P<0.001)、BMI(χ2=72.997,P<0.001)、饮食(χ2=237.124,P<0.001)、血压(χ2=100.601,P<0.001)、总胆固醇(χ2=22.747,P<0.001)、空腹血糖(χ2=82.941,P<0.001)这6项心血管健康指标上,女性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吸烟行为主要集中在男性上,52.98%的男性目前正在吸烟(即处于差状态),相比之下女性只有0.41%。随着年龄的增长,BMI、饮食理想状态比例升高(χ2趋势=30.981、12.415,P<0.001);吸烟、体育锻炼、血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理想状态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χ2趋势=38.292、54.662、143.616、47.372、36.911,P<0.001)。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54、243.200,P<0.001)。在校正性别、年龄后,相较于理想状态,吸烟(差评级)、体育锻炼(差评级)、饮食(差评级)、血压(差评级)、总胆固醇(中间、差评级)、BMI(中间、差评级)和空腹血糖(差评级)均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后,相较于0~1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2~4个和4~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均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708(0.591~0.881)、0.542(0.382~0.832)。 结论 武汉市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数量越多,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就越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能有效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