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相对质量常数用于甘草饮片等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邓哲  焦梦姣  章军  咸婧  张庆  陈畅  王跃生  刘安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3):2492-2496
质量常数评价方法是一种综合性饮片等级评价方法,但是在用于甘草饮片等级评价时,因指标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差异较大,权重不合理,导致等级评价出现偏离。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建立了相对质量常数用于甘草饮片的等级评价。该研究共收集了29批不同质量的甘草饮片,最终以检验合格的17批甘草饮片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其相对质量常数范围1.78~11.49。如果把甘草饮片划分成3等级,则:一级甘草饮片相对质量常数≥9.19,二级甘草饮片相对质量常数9.19且≥5.75,三级甘草饮片相对质量常数5.75。该研究表明,相对质量常数能够科学、合理、客观、准确的划分饮片的等级,解决了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为多指标成分的中药饮片等级划分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黄连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为黄连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制备黄连饮片标准汤剂,计算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和饮片出膏率,建立黄连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00 m L中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4 g,以磷酸调节pH 3.0),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结果:黄连饮片中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范围分别为79.3%~111.9%,54.6%~76.2%,45.7%~70.7%和43.5%~64.4%,出膏率范围17.1%~22.3%,14批黄连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中有7个共有峰,其相似度均0.999。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指纹图谱相似度高,适用于黄连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枳实配方颗粒及其他枳实相关产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从市场上收集了不同品质的16批枳实饮片,其中包括13批酸橙枳实和3批甜橙枳实,按标准化煎煮工艺制备枳实饮片标准汤剂,以辛弗林转移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和pH等为综合评价指标,建立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体系。结果:13批酸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中辛弗林转移率处于35.7%~92.7%,平均转移率61.9%;3批甜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中辛弗林转移率处于53.1.%~84.4%,平均转移率73.2%。13批酸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处于20.7%~43.8%,平均出膏率28.4%;3批甜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范围为13.8%~17.6%,平均出膏率15.4%。说明酸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高于甜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13批酸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的pH 4.48~5.32,平均pH 4.99;3批甜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的pH 4.77~5.38,平均pH 5.06。与相应的对照指纹图谱相比,13批酸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找到6个共有峰,其中3个指认为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3批甜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找到2个共有峰,其中1个指认为橙皮苷。酸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图谱中的色谱峰数量明显多于甜橙枳实饮片标准汤剂。结论: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适用于枳实相关产品的质量评价。酸橙和甜橙的枳实饮片标准汤剂应该作为2个品种,不同基原枳实饮片标准汤剂应该分别进行研究。以枳实为例,建议多基原的中药配方颗粒以“种名+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的形式命名。  相似文献   
4.
药用大黄地上部分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蓼科Polygonaceae植物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的干燥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物质基础的角度探寻其作为药用资源的可能性。方法:取干燥药用大黄地上部分5 kg依次用95%,75%乙醇回流提取,减压回收溶剂至无醇味,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乙酸乙酯部分及萃取后剩余的水相进行分离纯化,应用~1H-NMR,~(13)C-NMR,2D NMR,MS等现代分析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部分及水相中共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4-methyl-6,8-dihydroxy-7H-benz[de]anthracen-7-one(1),大黄素-8-甲醚(2),emodin bianthrones B(3),emodin bianthrones A(4),6'-乙酰基-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5),6'-乙酰基-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6),二氢高良姜醇(7),rumexneposides B(8),迷人醇(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1),2″-O-galloylvitexin(12),槲皮素-3-O-刺槐双糖(13),山柰酚-3-O-芸香糖苷(14),1-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15),kaempferol-3-O-[6″-O-(3-hydroxy-3-methylglutaroyl)glucoside](16)。其中6个蒽醌类化合物(2~6,9),7个黄酮类化合物(7,10~14,16),1个吲哚类化合物(15)及2个酚类化合物(1,8)。结论: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大黄属中分离得到。经综合对比,发现药用大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与传统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相似,主要为蒽醌类、黄酮类、酚类化合物等。这为大黄地上部分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制备桂枝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质量标准,为配方颗粒等临床非传统用药形式提供质量参照,同时也为含挥发油的饮片标准汤剂研究提供参考。从市场上收集14批不同质量的桂枝饮片,在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取工艺,制备桂枝饮片标准汤剂,计算出膏率、桂皮醛的转移率、pH等参数,评价工艺稳定性;建立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和特征图谱。结果表明桂枝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为6.06%~8.95%,平均出膏率为7.18%;桂皮醛转移率为29.6%~54.3%,平均转移率为43.2%;pH 4.33~4.82。14批桂枝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与对照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该研究建立的制备方法稳定、质量标准完善,适用于桂枝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量22批黄芩饮片形态指标和成分指标,计算质量常数,建立一种新的黄芩饮片规格等级评价方法。黄芩饮片的质量常数范围是0.04~0.49,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划分若干等级,如果划分为3个等级,则一级黄芩饮片质量常数≥0.39;二级黄芩饮片质量常数0.39且≥0.24;三级黄芩饮片质量常数0.24。研究表明质量常数能够同时表征外观形态和内在质量,是综合性等级评价指标,能够量化的、明确的、客观的划分商品规格等级。该文研究结果为中药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标准。制备13批不同品质的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对盐酸益母草碱和盐酸水苏碱进行含量测定、计算其转移率、测定出膏率及pH、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 13批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中盐酸益母草碱和盐酸水苏碱转移率分别为30.0%~53.4%,67.0%~82.6%,干膏得率12.1%~18.3%,pH 5.87~6.22,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确定了12个共有峰,对13批益母草饮片标准汤剂分别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该研究中益母草饮片制备方法规范,指纹图谱相似度高,其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益母草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车前草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质量标准,为其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及相关经典名方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制备车前草饮片标准汤剂,测定大车前苷的含量并计算转移率、测定汤剂出膏率及pH值,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 12批车前草饮片标准汤剂大车前苷转移率范围为9.0%~30.5%,出膏率范围为17.2%~25.3%,pH范围为4.8~5.7,特征图谱中共有峰10个,指认2个,分别为大车前苷(6号峰)、毛蕊花糖苷(9号峰),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相似度均 0.7。结论 建立的制备方法稳定,质量标准完善,适用于车前草配方颗粒及车前草水提物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基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划分黄柏饮片等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质量常数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传统又优于传统的综合性中药饮片等级评价方法,该文基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建立了黄柏饮片等级划分的模式。研究结果显示15批不同质量的黄柏饮片其相对质量常数范围为0.41~0.96。如果把黄柏饮片划分成3等级,则:一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77;二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77且≥0.48;三级黄柏饮片相对质量常数0.48。该研究表明,质量常数评价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客观、准确的划分黄柏饮片等级,同时为皮类药材或饮片的等级划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