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5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选用肾俞、大椎、关元俞、脾俞、足三里等行复式补法,配以火针刺法治疗,并与中药治疗(40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56例中,显效2l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29%。结论:本法具有温补脾肾、强壮筋骨作用,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刺加火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浆TXB2、6—keto—PGFl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以针刺加火针治疗,与单纯用电针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血浆TXB2、6—keto—PGFlα含量变化亦有显著差异,以治疗组作用明显。结论:该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于对照组,能使脑血管扩张,改善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5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选用肾俞、大椎、关元俞、脾俞、足三里等行复式补法,配以火针刺法治疗,并与中药治疗(40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56例中,显效21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29%。结论:表法具有温补脾肾、强壮筋骨作用,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刺头部穴位对偏瘫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3例中风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头穴组(53例),对照组(50例),经过30次针刺治疗,二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头穴组优于对照组,二组均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其改善作用以头头组为优。缺血性中风血液变快。血流变慢,血液运行阻力增大是病理基础,针灸后血液浓稠性、粘滞性、聚集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达到疏通经络气血,改善脑部血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轻和消除穴位注射中出现晕针与药物反应的有效方法,减少注射中的晕针与药物反应的毒副作用。方法:对30例晕针与药物反应患者进行临床实践操作和观察。结果:以上患者的不适症状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消除。结论:通过积极合理的护理,不仅能有效缓解、消除晕针与药物反应的不适症状,还能预防晕针与药物反应的发生,最大限度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有自限性,临床多表现为粉刺、丘疹、脓包、结节、囊肿及瘢痕。其发生多因外来风热、侵袭肺卫,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平素劳倦、精神紧张易怒、情致不畅及妇女冲任不调所致。笔者在临床上观察一电针配合火针治疗寻常痤疮取得良效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耳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铠  潘文宇  段颖华 《广东医学》2005,26(12):1728-1730
目的观察耳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贴压)耳穴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等穴位,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28例,采用在月经来潮疼痛时服用消炎痛作为对照组。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痊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有效率6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耳针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潘文宇  刘醒如 《陕西中医》2010,31(8):1022-1024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埋线配合电针脐周八穴为主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取穴埋线配合电针脐周八穴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愈显率分别为66.7%和4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辨证取穴结合调理脾胃对本病有滋阴润燥,化痰利咽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CT定位围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据调查,我国中风患病人数高达500万以上,其中大约48%的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病残,2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为探索治疗缺血性中风更有效的针刺疗法,以尽量减轻患者致残程度及预防复发,笔者于1996~2000年共观察121例缺血性中风病人,采用CT定位围针法治疗,并与常规头针做对照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针灸科住院病人。按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  相似文献   
10.
“CT”定位围针为主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以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即"CT")所示病灶在头皮的投射区围针(简称"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46例,总有效率达97%,与传统针刺头皮运动区疗法比较疗效相仿,因而认为"CT"定位围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方法在临床上可作为针刺头皮运动区疗法的一种补充,对某些用针刺头皮运动区疗法效果欠佳的患者"CT"定位围针法可能更具有针对性.本文井对该法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