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的睡眠与认知状况,以期通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来改善其认知功能。方 法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C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多导睡眠监测(PSG)对70例PPPD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状况的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MMSE总分为25.10±3.87,在轻度认知障碍的范围内;MoCA总分为23.10±6.11,在轻度认知障碍的范围内;PSQI总分为14.60±2.06,在中度失眠患者的范围内;(2)PPPD患者在MMSE上的注意力、记忆力、回忆能力3个维度、MoCA上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延迟回忆3个维度与PSQI上睡眠 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PPD 患者普遍存在着中度睡眠障碍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其睡眠质量与认知功能水平存在相关性,提示改善PPPD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SPF级Sprague-Dawley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角颗粒组,每组10只,余10只备用。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模型,其中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假手术前或缺血再灌注前30 min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黄角颗粒组在缺血再灌注前30 min予黄角颗粒溶液10 ml/kg(生药含量1 g/ml)灌胃。再灌注24 h后,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检测各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HE染色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形态,TUNEL检测各组脑细胞凋亡,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角颗粒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01),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脑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脑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和Bax的表达均降低(P0.05),Bcl-2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与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角颗粒组,并按分组给予相应处理。采用Zea 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p-JAK2和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加重(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脑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脑组织中p-JAK2和p-STAT3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角颗粒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和脑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脑组织中p-JAK2和p-STAT3的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眩晕疾病的病因中,中枢性疾病占12%,周围前庭器官疾病占88%[1].虽然中枢性疾病病因占少数,但是造成的危害较大.为减少误诊,急性持续性眩晕(>24 h)的原因需要在脑梗死和内耳炎症之间鉴别;短暂性自发性眩晕(<24 h)的原因需要在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ransient ischemia attack,TIA)和其他发作性前庭综合征之间鉴别[2].因此,认识能引起眩晕的急性脑梗死十分重要.以下介绍目前对中枢前庭解剖结构的认识,及文献报道的能引起眩晕的急性脑梗死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前,丙基硫氧嘧啶(PTU)与他巴唑(MM)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药物,但二者均可出现白细胞减少.2006年7月-2010年6月,笔者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PTU和MM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预后与血清果糖胺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102例脑出血患者按血清果糖胺值分为升高组与非升高组,分析入院后血清果糖胺与急性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及灶周水肿与血清果糖胺升高具有相关性(P<0.05),脑出血血肿变化与血清果糖胺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严密监控血糖,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HLJDD)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海马CA1区的病理形态学及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基因mRNA的影响。方法:选用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安理申组、HLJDD大剂量组、HLJDD中剂量组、HLJDD小剂量组各10只,分别给予安理申或不同剂量HLJDD灌胃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予治疗,记录并比较各组死亡率;分别于6月龄和10月龄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采用改良甲醇刚果红染色观察各组老年斑形成情况;于末次灌胃治疗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脑内β-APPmRNA水平。结果:各组小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月龄HLJDD各剂量组海马CA1区神经损伤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老年斑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HLJDD各剂量组β-APP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中剂量组水平降低最明显(P0.01)。结论:HLJDD能保护海马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绝经期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2)、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探讨两者相关性及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影响机制。方法:254例女性患者,根据是否绝经和是否脑梗死,分为绝经期脑梗死组(A组)60例、绝经期非脑梗死组(B组)63例、非绝经期脑梗死组(C组)66例及非绝经期非脑梗死组(D组)65例4组,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E2及Hcy水平。结果:血清E2水平A组低于其他3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于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水平A组高于其他3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2与Hcy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呈明显负相关。结论:E2水平降低可导致血Hcy水平的升高,可能为绝经期女性脑梗死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一种以前庭症状反复发作常伴有偏头痛特征的致残性疾病.VM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多数研究认为与离子通道缺陷、皮层扩布性抑制、炎症及遗传易感性有关.头颅磁共振、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等临床检查对VM的诊断尚无特异性,但有助于排除其他诊断.VM根据发作情况,可分为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临床上应根据患...  相似文献   
10.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可高达47%-91%,而用神经生理学改变判断可高达80%-100%,为主要致残因素,并可导致其他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此病起病缓慢,隐匿性强,症状逐渐加重,不易逆转。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亦无特效根治药物,许多西药因副作用大而无法推广应用。笔者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