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骨肽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联合骨肽片口服,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5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4.6%,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更好,更能明显地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A型肉毒毒素在面肌痉挛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面肌痉挛是一种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性神经疾病,临床表现为一侧面肌不自主地抽搐,且无法自控,发作时随意运动受限如眼睑抽动,睁眼困难,口角歪斜,少数患者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可伴有头痛,患侧耳鸣.面肌痉挛患者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因疲倦,精神紧张而加重,但在入睡后抽搐停止.神经系统检查无其他阳性体征;肌电图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1],脑电图无阳性发现,诊断并不困难.面肌痉挛早期常有损患者形象,增加其心理负担、影响社交,晚期少数患者会因为患侧面肌瘫痪而影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显示,我国在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及老年病的居家护理服务方面尚未形成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长期性护理服务模式,目前社区护理服务的领域窄,不能满足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在护理循证理论指导下进行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研究,构建多学科参与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团队,多方位探索社区护理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与医院感染相关的8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有无糖尿病、有无低蛋白血症、有无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术前住院时间和麻醉方式.结果 经统计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有无糖尿病、有无低蛋白血症、有无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和术前住院时间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患者的性别和麻醉方式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深部感染无关(P>0.05).结论 关节置换术深部感染与患者的多种因素相关,应对其进行重点预防,同时加强无菌操作和手术室的感染管理,将术后深部感染降到最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评价电针联合抗抑郁剂对抑郁症的疗效 ,并与单用电针组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其纳入 4 6例抑郁症患者 ,分为电针加抗抑郁剂组 (以下简称合并组 )和电针组 ,治疗时间为 6周 ,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疗效结果。结果 从治疗第 2周后 ,两组内的HAMD、SDS、SA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 (P <0 .0 1) ,其中 ,合并组在第 2周的HAMD降分率显著大于电针组 ,但第 4周、第 6周降分率无明显差异 ,根据传统疗效评定标准分析 ,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 75 %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 ;但合并组的副反应多于电针组。结论 电针联合抗抑郁剂与单用电针均对抑郁症有较好疗效 ,前者起效更快 ,而后者副反应更少 ,在临床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圳市坪山新区常住居民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现状,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数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择人群分组技术方法,抽样选择坪山2个居民委员会60岁以上老人300例,进行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由骨科和流行病学医师协作完成,流行病学专家统一质量控制和回收表格及统计分析,最后由骨科医师进行专业分析。【结果】坪山新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为11.3%(34/300),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为10.74%(13/121),女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为11.73%(21/179),两者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70岁以下发生率为6.92%(11/159),70岁以上发生率为16.31%(23/141),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深圳坪山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低于国内其他地区,70岁以上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70岁以下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电针合并抗抑郁剂对抑郁症的疗效,并与单用电针组进行比较.方法共纳入4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抗抑郁剂组(以下简称合并组)和电针组,治疗时间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结果.结果从治疗第2周后,两组内的HAMD、SDS、SA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其中合并组在第2周的HAMD降分率显著大于电针组,但第4周、第6周降分率无明显差异,根据传统疗效评定标准分析,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但合并组的副反应多于电针组.结论电针合并抗抑郁剂与单用电针均对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前者起效更快,而后者副反应更少,在临床上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9.
电针合并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电针合并抗抑郁剂对抑郁症的疗效,并与单用电针组进行比较。方法 共纳入4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抗抑郁剂组(以下简称合并组)和电针组,治疗时间为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结果。结果 从治疗第2周后,两组内的HAMD、SDS、SA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其中合并组在第2周的HAMD降分率显著大于电针组,但第4周、第6周降分率无明显差异,根据传统疗效评定标准分析,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但合并组的副反应多于电针组。结论 电针合并抗抑郁剂与单用电针均对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前者起效更快,而后者副反应更少,在临床上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