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2.
养血柔肝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养血柔肝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采用养血柔肝汤治疗与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4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32.5%.结论 养血柔肝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研究Rho激酶抑制剂Y27632 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生理盐水组)、Y27632治疗组(Y27632组)。再灌注损伤后24 h(10只)和168 h(5只)处死各组动物,行HE染色、ADP酶染色检查,光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视网膜厚度变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常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清晰,三层细胞结构排列整齐。IRI组于再灌注24 h后视网膜厚度增加,内外丛状层组织疏松,视网膜节细胞、内外核层细胞水肿明显、排列紊乱,视网膜节细胞减少。168 h后,视网膜水肿消退、厚度变薄、呈萎缩状,神经节细胞及内外核层细胞数量减少,在视网膜前和神经纤维层可见毛细血管。再灌注 24 h后,IRI组视网膜厚度较正常组增加(P=0.005),Y27632组视网膜厚度低于生理盐水组(P=0.032)。再灌注168 h后,IRI组视网膜厚度低于正常组(P<0.001),Y27632组视网膜厚度较生理盐水组增加(P=0.025)。正常组大鼠视网膜血管自视乳头发出,向四周呈放射状均匀分布,毛细血管网结构清晰。再灌注24 h后,IRI组视网膜血管管径变细,走行较僵直,分支减少,视乳头周围及中周部视网膜可见大片无灌注区,无灌注区周围可见新生血管芽渐成网状。Y27632组可见视乳头周围及中周部视网膜局部无灌注区形成,无灌注区周围可见新生血管。后极部4PD无灌注区面积明显小于IRI组及生理盐水组。结论:Y27632玻璃体腔注射可以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早期的视网膜水肿,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减少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减轻再灌注晚期的视网膜萎缩,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浆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丽 《医疗装备》2011,24(5):25-26
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PCT)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首先在脓毒血症病人的血清中检测到的蛋白。近年来发现,降钙素原对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比C反应蛋白、各种炎症反应因子更敏感,更具有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3岁。因发作性腹痛3d,便血1d入院。患者父母于3d前发现患儿饮食后出现腹痛、腹泻伴恶心呕吐,以急性痢疾在乡卫生院给予消炎、中药等治疗,患儿症状未缓解,胀痛加剧伴便血,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9.
纤维蛋白原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一种主要的血浆糖蛋白,由肝脏合成,属于Ⅱ类肝性急性相蛋白,在机体受伤或炎症时,其浓度成倍增高,其生物半衰期3~6d,分子代谢率31~46mg/kg,血浆浓度2~4g/L,分子量343000,其分子比血浆球蛋白大,呈棒状,每个FG分子由3对肽链组成,Aα、Bβ、γ肽链间有二巯键相连。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参与血液调节:①受凝血酶作用,肽链解离,分子结构改变导致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的纤维蛋白多聚体;②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现就FG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0.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