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辞书解释和文献运用情况,探明“嘘唏”一词的主要义项,结合语境对“嘘唏”在《扁鹊传》中的具体含义进行辨析,从而得出“嘘唏”注作“悲泣、抽噎”符合文义,较其他解释妥帖。  相似文献   
2.
刍论《武威汉代医简》中量词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威汉代医简》中量词同数词、名词的组合使用情况及其所承担的句法功能进行分析后发现,《武威汉代医简》中量词、数词与名词的组合还很松散,时见不用数词或者不用名词的情况;数词与量词、数量短语与中心语的先后次序很不固定,呈现出不稳定态,反映出这一时期汉语量词在用法上的一般特征和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武威汉代医简》所及方剂剂型进行了梳理,共检得散剂19例,膏剂9例,丸剂7例,栓剂2例,汤剂和浸剂各1例。并就上述剂型的制备、计量方法、用药时间、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浅谈《武威汉代医简》中的量词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威汉代医简》中的量词做了穷尽性考察,共检得21个量词225处用例,对这些量词和用例作简要分析,指出了《武威汉代医简》量词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外学者关于《武威汉代医简》第42~43简"行解"一语之理解,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王辉之"通过散步排泄寒热邪毒"说,二是杜勇之"汉代治疗初期伤寒病特殊方法"说,三是赤堀昭之"渐解"说。将其置于简文语境中认真考究,则不难发现其偏颇之处:王辉说似受"行药"之影响,并误解相关语证,遂直以为"行解"即"行散";杜勇说立论之依据是《居延汉简甲编》509简及《论衡·寒温篇》中之相关记载,因其误解语证,遂致上说,若正确理解其语证,即可证其说之谬;至于赤堀昭氏"渐解"之说,因查无语证,难以立论。文章条分缕析,指陈三家论点之得失,指出"行解"之"行"训"即","解"乃痊愈之意,"行解"应训为"即解"。  相似文献   
6.
段祯 《中医研究》2010,23(11):77-78,F0003
《武威汉代医简》简50有关大黄一药,学界有两种意见:一是释作"大黄肉",指除去粗皮的大黄;一是释作"大黄丹",指断面呈红色的大黄。根据《武威汉代医简》"肉"、"丹"二字的书体特征,指出其当释作"大黄丹"。进而通过分析《武威汉代医简》偏正式词汇的构成特点,发现其俱是前偏后正式结构,指出将"大黄丹"解释作断面呈红色的大黄,有悖《武威汉代医简》惯例。通过考察汉代炼丹术及《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本草著作以及《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等方书,指出"大黄丹"当指"黄丹"。  相似文献   
7.
段祯  王亚丽 《中医杂志》2012,53(2):170-172
对《武威汉代医简》方剂进行简要分析后发现,其组方用药具有方小药精、表里兼顾、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随症加减等特点.这些组方用药方法又往往因证候表里、寒热、虚实错杂而参合使用,以期实现综合、全面的治疗.《武威汉代医简》组方用药之特点,应为同时代诸多方书所共有,并被后世医家继承发展而成为中医组方用药规律之重要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8.
对于《史记·扁鹊传》中"越人之为方也……不可曲止也"一段,前人多有句读、注译,但各家观点多有挂一漏万之嫌疑,其中"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一语在注释方面颇有值得商榷之处。经反复推敲语义,并查阅相关文献,指出了此语在文中的原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对《武威汉代医简》21~25简所脱失文字进行补正,探究八卦、九野、九宫、太一,并比较"黄帝治病神魂忌"与《黄帝虾蟆经·年神舍九部法》,指出"黄帝治病神魂忌"针灸禁忌内容与古代如九野、九宫、九部等"九"数有关的文化现象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头。  相似文献   
10.
简帛医书“冶”字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王堆医书与《武威汉代医简》为主考察其中多次出现之“冶”字,其义有三:作“捣碎”“研【磨】碎”“粉末”讲,前二义为动词义,最后一义为名词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