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白萝卜汤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选择无其他内科疾病的妇科良性病变患者60例,摈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6h除采取一般护理外,给予服用白萝卜汤.每次20040mL,每小时服用1次,直至肛门排气停用;对照组患者术后6h除采取一般护理外,服用白开水、米汤或蔬菜汤,少量频服,对两组患者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于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16.72±0.64)h,对照组为(25.73±1.34)h。结论术后服用白萝卜汤能促进患者肛门排气.有效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豆浆中大豆异黄酮的检测方法,并对不同豆水比的豆浆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豆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色谱柱为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0.20%醋酸水溶液1∶1(v∶v),柱温为30℃,流速为0.3m 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豆浆中的3种大豆异黄酮(大豆甙、染料木甙、大豆苷元)都能得到良好分离,其相关系数(r2)分别是0.999 4,0.999 7,1,各标准物质的加标回收试验中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8%~104.44%,99.16%~104.42%,102.01%~106.65%,RSD分别在0.27~1.06之间。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适合于豆浆中大豆异黄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合医院工作实际提出降低临床上银杏达莫注射液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上报的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105例,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全面分析.结果: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61~70岁年龄段,以皮肤系统比较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常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破壁灵芝孢子粉(GLS)对肝癌SMMC-7721细胞裸鼠皮下成瘤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皮下成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LS低剂量组(0.5 g·kg-1)、中剂量组(1.0 g·kg-1)、高剂量组(2.0 g·kg-1)。给药30天后取血检查血清ALT、AST、Urea、Cr,取瘤体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瘤体PCNA及AFP mRNA表达;采用IHC-P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瘤体PCNA及CD34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LS组肿瘤生长较慢,瘤重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病理观察显示GLS组坏死较模型组多;GLS高剂量组血清ALT、AST均低于模型组(P0.05),Urea、Cr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GLS高剂量组PCNA、AFP及CD34 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PCNA蛋白在模型组表达最高,阳性率为85%;GLS低剂量组阳性率为65%;GLS中剂量组阳性率约50%,GLS高剂量组阳性率约35%;GLS高剂量组CD34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破壁灵芝孢子粉能够抑制裸鼠肝癌SMMC-7721细胞皮下瘤体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适用于实验室简便快速、同时测定不同豆水比豆浆中钙镁的方法。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不同豆水比豆浆中的钙镁,并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以及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灵敏度、检出限和加标回收率进行了考察。结果消化酸高氯酸(HCLO_4)∶浓硝酸(HNO_3)=1∶4,用量15mL,消化时间40min时,钙的检出限Dc=0.122μg/mL,镁的检出限Dc=0.010μg/mL,加标回收率在104.10%~113.4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能够满足实验室对于豆浆样品中钙镁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护理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连续性强的学科,在各个环节中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否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而产科,面对的是孕产妇及新生儿,护理安全更加显得重要[1]。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止产科护理差错一直是产科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查对制度是护理的核心,是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柴秀丽 《北方药学》2013,(10):35-35
目的:探讨分析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和药理。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除应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钠、辛伐他丁外,还加黄芪注射液;对照组37例应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钠、辛伐他丁、肌苷常规治疗。10天一疗程。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中各项指标。结果:应用黄芪注射液的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优良。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使血液流变性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重症监护室失禁性皮肤炎(IAD)的危险因子。方法纳入本院重症监护室成人患者129例,提取患者个人资料、健康状况资料、临床资料,收集会阴部皮肤状况评估量表(PAT)、压疮评估量表(Braden量表)等数据。结果研究发现,BMI、腹泻、抗生素使用、最近1周排便次数、使用皮肤保护用品,PAT总分及各项目、Braden量表中的感觉知觉程度、潮湿程度、移动力、摩擦力均为影响IAD风险因子。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发现,PAT总分与BMI能预测失禁性皮肤炎的发生。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针对高风险患者提供完整的护理可预防I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